年药学论文—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doc

年药学论文—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中药内服,每日2次;结肠灌注后中药保留灌肠2~4 h至凌晨,15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结果 中药治疗组62例患者与西药对照组20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治疗慢性肾衰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药物疗法;结肠灌注;护理 我科既往应用口服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已取得一定疗效,于2006年引进结肠灌注透析仪,采取内服中药配合结肠灌注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此患者达6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3例,女39例,年龄9~73岁,平均51.8岁。参照《肾脏医学》[1]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分期:Ⅰ期13例,Ⅱ期38例,Ⅲ期11例;原发病分类:慢性肾盂肾炎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糖尿病肾病11例,狼疮性肾炎1例,尿酸性肾病2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42例,西药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纳入观察前均已排除心衰、感染、容量不足等因素。两组病例的年龄及肾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患者取左侧卧位,用液状石蜡润滑肛管,置入肛门,然后将患者取平卧位,臀下垫一小枕抬高臀部,将肛管妥善固定,第一次注入高渗水1 000~1 500 ml,保留20~30 min,排净,第二次500~1 000 ml,保留10~15 min,排净,第三次500~800 ml,保留10~15 min,排净,反复灌注1~2 h,最后一次灌注后,嘱患者起床排便,再更换肛管(可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将已煎好的中药汤剂100~200 ml缓慢注入直肠内,压力要低。中药汤剂配方一般由大黄、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组成,根据病情再适当调整。灌肠毕,协助患者取膝胸卧位,嘱保持此姿势20~30 min,灌肠液尽量在肠内保持2~4 h或过夜,每晚临睡前1次,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予以1~2个疗程。再配以中药口服,方由黄芪12 g,当归12 g,丹参10 g,大黄8 g(后下),女贞子10 g,黄柏10 g,太子参12 g,川芎10 g,益母草10 g,枣皮15 g,旱莲草25 g,大枣10 g等12味中药组成,根据病情适当加减。煎汤至250 ml,早晚口服,疗程为1~3个月。 1.2.2 对照组 服用活性炭5~10粒,每日3次,或服用包醛氧化淀粉酶,每次5 g,每日3次。 1.3 观察项目 1.3.1 症状、体征 将倦怠、乏力、厌食纳差、恶心呕吐、水肿、皮肤瘙痒等6项症状体征,根据有无及程度分为轻、中、重4级,分为0、1、2、3分,于治疗前后每例累计平均积分统计。 1.3.2 实验室检查 主要观察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浓度变化。 2 结果 2.1 症状体征改善 治疗组治疗前为(9.22±0.54)分,治疗后为(4.18±0.5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94±0.54)分,治疗后为(6.12±0.50)分。治疗组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1),其中尤以厌食纳差,皮肤瘙痒好转最为显著。 上一页1 2下一页 2.2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Scr增加30%,BUN降低50%;有效:症状和体征消失,Scr增加在5%~30%,BUN降低在5%~50%;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判定条件者。 2.3 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42例中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20例中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4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 2.4 实验室检查指标 见表1。数据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护理 结肠灌注前排空大小便,灌肠液温度37 ℃~39 ℃,低于36 ℃会刺激肠壁,增加患者的排便感,药液难以保留。选择细导管,掌握好深度及压力,插入10~15 cm。灌肠过程中缓慢注入药液,部分患者出现便意,嘱做深呼吸,同时按摩骶部,降低压力,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1 抬高臀部后得以控制。1例患者在灌肠过程中排便,给予重新灌肠1次,灌肠时保持室温在20 ℃~26 ℃。操作时分散患者注意力,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易于导管插入。治疗中,边操作边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面色、神志、有无腹痛、恶心等情况,2例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及腹痛、恶心症状,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缓解,休息30~60 min后顺利接受治疗。配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帮助患者树立战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