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土志.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历史土志

台灣歷史風土誌 永恆的希拉雅族 翁青志 前言 本文旨在討論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的連結。世居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在平埔族群當中,不但是人口最多、也是勢力最強的一族。而且因為其地靠近大員〈就是今天的台南安平〉,所以也是最早與外來勢力接觸的平埔族群,在歷史上有著比其他族群更詳盡的記載。所以本文以西拉雅族作為台灣平埔族的代表。其它平埔族群的遭遇,或許在時間上有先後的差異,但是所經過的歷史過程,應該都是大同小異的。 本文 平埔族,台灣清治時期稱為「平埔熟番」,現代則稱之為平埔族群。西拉雅族是其中的 一支,主要分佈在嘉南平原的四個地區:新港社(鹽水溪以南到二仁溪以北之間);目加溜灣社(八掌溪下游到曾文溪下游);蕭壟社(曾文溪到鹽水溪之間,吉貝耍為其社群之ㄧ);以及麻豆社(急水溪上游以南到曾文溪之間),合稱為四大社(見圖一)。 圖1:西拉雅族在台南地區的四大社 台灣所有的原住民都是操南島語系的南島民族,其祖先約於距今8000年前,由今天的中國南方遷徙到台灣。由於南島語言沒有文字,幾千年來縱使留下了許多史前遺跡﹝例如位於台南縣麻豆鎮與下營鄉,距今約1800~1400年前的西寮遺址,就是西拉雅族祖先留下的遺址之一【1】﹞,但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只有一片空白。這種現象,一直要到16世紀,外來勢力開始侵入台灣以後,才開始有了以外來語言對平埔族人的文字記載。 圖2:蔦松文化陶器復原圖 台灣先民第一次出現在西方世界的文字記載,得要感謝427年前發生在台灣沿海的一場海難【2】。西元1582年7月16日,一艘滿載了300多個歐洲人、日本人、菲律賓人和中國人的中國帆船,由澳門航向日本的途中,不幸在台灣沿海觸礁。動彈不得的帆船經不起浪潮無情的沖擊,裂縫越來越大,船上所有的旅客只有向海裏逃生。有人游泳,有人抱著床、木板,奮力向岸邊划動。有四個旅客不幸滅頂,其餘的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個個濕淋淋的掙扎上岸。就在大家心神甫定之際,一群台灣的先民,以「野蠻人」的姿態,躍上了世界歷史的舞台。我們來看一下船上乘客,西班牙籍的哥玫斯神父(Pedro Gomez) 對這一段歷史過程的描述:【3】 「在所有的人都上岸後,我們聚集在海灘上,有的人衣衫襤褸,有的人則是赤身裸體,所有的人都因為不知道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為何處而感到恐懼。正當此時,大約20個當地人來到我們身邊。他們全身赤裸,只有圍著像加納利(Canarins)群島住民一般的遮羞布,披頭散髮,髮長及耳。一些人頭上戴著像王冠般的白紙條,所有的人都隨身帶著弓以及許多札又尖又長鐵製的箭。到我們身邊後不發一語,便開始撿集岸邊上所有白色的衣物,如披巾、毛巾、襯衣等等。在場的葡萄牙人,不但不加以制止,甚至還主動的拿給他們。因為我們沒有武器,既不知哪些人是誰,是否吃人肉,所以對他們的行為不敢有所違抗。他們取走物品後,藏在原野裏,然後再回來,如此的自在,好像我們沒有一個人在海灘上一般……。」 接下來的兩個半月,這一群落難的旅客,趁著擱淺的母船尚未完全解體,他們利用每一天落潮的時刻,回到船上搶救所有能夠使用的食物、武器以及木板。他們也發現留在海灘難以防守「野蠻人」的攻擊,於是將所有的家當都遷移到半哩外的一條河邊,一方面過著戒慎恐懼的生活,另一方面則忙著用搶救得來的木板建造一艘較小的帆船【2】。這一段日子裏,他們與台灣先民又有了幾次的接觸。耶穌會的修士Francisco Pirez寫道【3】: 「旅客中有桑切斯神父從馬尼拉帶來的一位呂宋土著男孩,他似乎有辦法與搜括我們財物的『野蠻人』溝通。……男孩跟著他們回到他們的社去,第二天帶回了70位武裝的『野蠻人』,他們向我們表達友誼的歡迎。」 可惜好景不常,不久之後,這一個良好的關係,就因為船難旅客阻止台灣先民繼續到海灘撿拾破船上漂來的帆布而破壞了。雙方衝突又起,各有死傷。 Pirez修士又記載了他們曾經接觸過一群不知由何處而來的獵頭族人。「有一次,來了幾個用藤綁在一起,像蓆子般的船。他們帶給我們米、南瓜、無花果、以及醃肉, 其中有個熊掌。由於溝通不良,或是不信任,他們砍了一個異教徒的頭而離去,從此不再出現。」【3】 Pirez修士也記載當時的台灣野鹿成群,還提到他們之中有人獵殺了很多野鹿,更有一位葡萄牙的旅客曾經目睹「野蠻人」的獵鹿陣仗。這一位葡萄牙人告訴他說:「他們圍成圈圈包圍鹿群,他們跑得很快,他們射出的每一根箭,都有一個鉤,使得他們的獵物在草地和樹叢之間落入陷阱。」 在論到「野蠻人」部落彼此之間的關係時,Pirez修士說:「這個地方除了二 、三個社之外,沒有別的人群。每社的距離大約三里格 (16.7公里) ,社與社之間相互為敵。」【3】 船難之後約兩個半月的9月29日,趁著海水漲潮,船難旅客將建好的小帆船推入河道,靠著留在岸上的人用繩子拉著,將小帆船一步一步的導入大海。這一艘載著290個生還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