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概论》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文学概论》PPT课件

水文学概论 水文学的研究领域 水文学的应用 --工程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 (2)水文预报,包括: 【实例】 2)工程施工阶段(Construction Stage):确保规划设计建筑物加以实施。 3)运营管理阶段(Operation Management Stage):充分发挥已建成工程的效益,即通过水文预报,了解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来水情况,以确定最佳的水调度运营方案,以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 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 全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水文循环的范围、量及速度 水量平衡(Water Balance)概念 全球水量平衡(global Water balance) 在多年平均的情况下,△Sc→ 0,△So → 0,则 全球水循环(Global Water Cycle) 以陆地上的年降水量为基准,全球水循环中的水量关系 (100=119,000 km3/year),《水文手册》by D.R. Maidment, 1993 全球水循环中的水量关系 1) 在垂直方向:大气与地球表面之间通过降水和蒸发进行垂向水分交换,在全球尺度降水等于蒸发。 2) 在横向,即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包括: 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而陆地也向海洋输送水汽(是双向交换),总的结果是水分以水汽形式由海洋向陆地输送; 陆地以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式向海洋输送; 上述二者是相等(平衡)的。 从全球水循环来看, 1270 mm/年 800 mm/年 480 mm/年 陆地(地球面积的30%) 地表和浅层地下淡水:2.5% 径流 320 mm/年(除以陆地面积) 130 mm/年(除以海洋面积) 1400 mm/年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为3703m深。 大气圈 (水:0.001%) 全球水循环中的水量 范围:水文循环的范围为从地面以上约11km的对流层顶到地面以下1-2km深处的广大空间。 数量:据估算,地球上每年参加水文循环的总水量平均为577000km3(折合地球表面的水深为1130mm)。 速度:大气水分在降水-蒸发过程中,每年平均更换约45次,即更新期约8天;河川径流的更新期约16天;土壤水约1年;湖泊和地下水的更新期则更长。 在水文循环中,任一地区(可以是流域、区域、湖泊、海洋、大陆或全球)在一定时段内(可以是日、月、年或更长)的输入和输出水量之差,必等于该地区蓄水量的变化量(即该地区在时段始末的蓄水量之差)。 水量平衡是水文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是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对水文循环的特定描述。 1) 若以地球大陆(Continent)为对象,某时段△t内的水量平衡方程可写成: Pc- R -Ec = △Sc 式中, Ec: 在时段内陆地的蒸发量; Pc: 在时段内陆地的降水量; R : 时段内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 △Sc : 在时段内陆地蓄水量的变化量。 2) 若以地球海洋(Ocean)为对象,某时段△t内的水量平衡方程可写成: Po + R - Eo = △So 式中, Eo : 海洋在时段内的蒸发量; Po : 海洋在时段内的降水量; R : 时段内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 △So : 海洋在该时段内蓄水量的变化量。 或: 式中上标‘?’表示多年平均值, , 。 3) 多年平均的水量平衡 大陆: 海洋: 全球: 水循环的外在动力: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引力; 水循环的内因:水物理三态(气、液、固)之间的相互转化; 0℃冰的融解(冰→水)热:3.34×105 J·kg-1 20℃水的蒸发(水→水汽)热:2.45×106 J·kg-1 水的比热:4200J·kg-1·K-1 全球能量循环与能量平衡 地球表面的净辐射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及大气辐射之和。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反射 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多年能量平衡 净辐射 潜热(蒸散发) 显热(感热) 地球表面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波长4?m ):温度较低物体,如地面,也能产生辐射,因其波长较长故称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太阳和地面辐射能后,气温升高,会向宇宙空间和大地发射辐射能,合称为大气辐射。其中,投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9 85 104 15 110 125 26 36 62 Ohmura (2005) 16 89 105 12 109 121 29 36 65 Korzun et al. (1978) 20 76 96 16 92 108 29 37 66 Gaumgartner and Reichel (1975) 16 80 96 11 98 109 32 33 65 Bu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