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钻研.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钻研

摘 要 摘 要 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有三种渠道:第一种是法国天主教会组织的高等教育交流, 主要以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为媒介,以天津工商学院和上海震旦大学为依托,以法国近代 科学为内容,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园文化、发展规划、管理机构乃至管理理念、 规章制度诸多方面直接引进法国的教育模式。 第二种渠道是中国的民间人士、教育界精英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等组织的高等 教育交流。他们在法国耳濡目染其教育成就,产生将法国高等教育引入中国的理念,并 付诸实践,从组织赴法华工教育开始,历经俭学会、勤工俭学运动,直至建立私立中法大 学。 第三种是中法两国政府组织的高等教育交流。它既包括中国政府选派的留法生教 育,也包括两国政府在中国境内和法国境内合作建立的一些高等院校,如里昂中法大学、 巴黎大学中国学院、上海中法工学院等。天主教会、两国政府和民间人士为促进中法高 等教育交流而互相援助和促进。 1927 年,蔡元培以法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为参照,主持实施了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制。 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在管理体制上、资金投入上、教育模式上都有独特之处。研究中 法高等教育交流的历史轨迹,总结中国近代教育家汲取法国先进教育、改变传统教育、 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分析法国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 所起的作用,探讨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最佳模式,必将为当今中国与外国进行高等教育 交流提供一个吸纳与扬弃的参考样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中外高等教育交流提供 可资借鉴和利用的资源。 关键词 中法高等教育交流 天津工商学院 勤工俭学运动 中法大学 大学区制 I Abstract Abstract There were three channels concerning modern Sino-French higher education exchange. The first one was mainly organized by French Catholicism. Based on “Tianjin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and “Aurora University of Shanghai” and taking French modern science as its contents, China brought in French educational pattern, including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campus culture, development plan, 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etc. The second channel was explored by Chinese non-governmental personages, elites of education circles, such as Li Shi-zeng, Wu Zhi-hui and Cai Yuan-pei and so on. They were moved by France educational achievements and tried to introduce them to China. They put it into practice by carrying on the education of workers who went to France, initiating the association of studying frugally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