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太和殿龙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密太和殿龙椅

解密太和殿龙椅:盘绕有13条金龙却坐不舒服 “没有到过故宫,就等于没有到过北京;而没有亲临太和殿一堵‘龙椅’的风采,也就相当于没有来过故宫;即便来到过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到过金銮殿的雕龙金漆大椅,又有多少人能了解它身后的故事呢?”故宫博物院专门从事古代家具保管与研究的胡德生研究员,曾经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专门负责太和殿宝座的保管与维护的研究工作,在旁人 眼里“遥不可及”的宫廷之物,对他来说,却有着无比亲切的感觉。对于现在端放在太和殿的髹金漆龙纹宝座,外界曾有不少传言,而它究竟是康熙朝的宝座,还是后来翻修的仿造品?宝座上的龙纹与宝座后屏风的龙纹,是一致还是截然不同?曾经在太和殿里摆放了43年的袁世凯宝座是什么样子?现今宝座的位置又是不是如传说中所言,正好处在北京城的正中心呢?在对胡德生的专访过程中,我更像是在聆听一个个似远而近的故事;也正是在这些故事当中,一个金光笼罩下活灵活现、生动无比的“龙椅”初露端倪。   八个人抬不动“龙椅”的一个底座   说起故宫,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几乎无人不晓,它是明清两代紫禁城乃至全中国最高、最大、地位最尊的一座宫殿,它是天的象征,是皇帝登基、大婚和命将出征,举行隆重典礼的地方。而走入太和殿,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张造型、装饰都极尽华丽的雕龙金漆大椅,它就是皇帝的宝座。“此类宝座在故宫至少也有三十多个,大都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太和殿宝座单从髹漆来看,就属于最高档次的礼制用具,也成为了当时紫禁城里乃至全国最高大的家具。”胡德生告诉记者,宝座多单独陈设,很少成对,而且一宫一样式,绝无雷同。在宝座背后一般还要放置较大的带座屏风,两边放有香筒、香炉等器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据胡德生介绍,太和殿宝座下面是平台,为楠木制作,外髹金漆,四周围宫殿基座形式,镶嵌有大量宝石。“每次到太和殿,人们只能看到七级台阶之上的宝座以及屏风,谁能想像到平台下面的景象?”听到这话,不由勾起了记者的好奇,是啊,那个硕大无比的台子下面是什么样子的呢?“挪开宝座本身以及底座,掀开地毯,就会发现台子下面是空的,共有20多个小格子,彼此以木板相隔,互不相通,形成了牢固的支架,以支撑巨大的宝座及屏风。”   胡德生继续向记者介绍着,平台之上的宝座通高172.5厘米,座高49厘米,座宽158.5厘米,座前脚踏高30厘米,宝座有一个“圈椅”式的椅背,由金丝楠木制成,上面雕有形象生动的蟠龙,从中间向两侧扶手处逐渐走低,而靠背背板平雕着阳文云龙。整个宝座从上到下每层都有相应的装饰纹样,共有13条金龙盘绕。宝座并不直接放置在平台之上,在平台上先放置一大一小的两个底座,底座之上才是宝座。“第一次负责维护太和殿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当时没有想到太和殿的宝座那么沉,被我叫去的八个小伙子,居然很难搬动宝座下比较大的那个活动底座,后来其中一个小伙子的脚趾,就是那次被那个底座砸成了粉碎性骨折。”   现太和殿宝座乃明嘉靖朝遗物   坊间有很多关于宝座来由的说法,最常见的当属认为现在太和殿宝座是康熙时期的宝座,理由自然是太和殿在明崇祯年间被大火烧毁,直至清朝康熙年间才得以重建,而其宝座、屏风应当也就是康熙时期的遗物。“康熙时期的确对太和殿进行了重建,在此期间新制了宝座和屏风的说法应当是正确的,但是事实上,在屏风和宝座二者中,只有屏风是从清朝一直保存至今的,而原宝座在袁世凯复辟时,应当已经被毁掉了。”听到胡德生这样的介绍,记者不免疑问,那现在摆放在太和殿的宝座又是从何而来呢?   “袁世凯复辟时,为自己仿作了一个全新的紫檀木宝座,直到1958年,故宫博物院决定撤换掉与太和殿整体并不协调的袁世凯宝座,但是当时却苦于无法找到合适的宝座陈设,其他宫殿的宝座尺寸太小,仿制吧,也得有图样啊。”胡德生告诉记者,某天家具库汇报那里存放着一只破旧不堪的椅子,怀疑是个宝座,当时的故宫专家朱家先生亲自前往观察、考证,后推断认为这个宝座是明代嘉靖年间曾经撤换下的一个太和殿宝座,并确定以此宝座残件为基础进行恢复工作,后由刘炳森先生绘制图样,由13位专家耗时一年多于1964年9月终于修复完成。“因为宝座是根据残件恢复的,而残件是明嘉靖朝遗物,因此恢复后的宝座自然是明朝的风格和样式,与宝座后由清朝保留下来的屏风风格呈现不同,这从宝座和屏风上的龙纹和云纹能够十分清晰地分辨出来。”   “说起屏风,太和殿的屏风也与众不同,一般宝座后的屏风多为3扇或者5扇,而惟独太和殿的屏风多达七扇,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偶数为阴,奇数为阳,‘九’是阳数之极,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胡德生称,在太和殿中按理说屏风也应该用9扇才更为合适,但是9扇屏风无论如何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于是稍作变通,使用了7扇,以显示太和殿地位的与众不同。“有人说,太和殿屏风也是明朝风格,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据胡德生的详细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