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语文考试试题2012年清华保送生笔试.doc

自主招生语文考试试题2012年清华保送生笔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清华保送生自主招生笔试题(A卷) 科目:语文 考试时间:2012年12月17日 本试卷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和必要的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另有5分奖励分,如个别题目表现特别出色,可酌情在满分基础上额外加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0分) 1、“筚路蓝缕,以 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 ) A.起 B.乞 C.启 2、夕阳西下,暮色沉沉, 的林海,发生了阵阵的松涛声。 A.苍茫 B.苍莽 C.沧茫 3、工厂抓生产,既要注意 ,也要讲究质量,二者不可偏废。 A.功效 B.工率 C.工效 4、他的心术,你们难道不知?自古道:“吉人自有天 。”任他怎么做去,我只是不管。( ) A.相 B.像 C.象 5、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 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 A.安静 B.清静 C.清净 6、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 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A.披露 B.曝露 C.透露 7、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 。 A.侃侃而谈 B.夸夸其谈 C.滔滔不绝 8、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 实实在在的利益。 ( ) A.牟取 B.谋取 C.缪取 9、2007年12月29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 )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1、“微博”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少名人都纷纷选择通过“微博”这一方式和自己的粉丝互动,或者发表自己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看法或意见。与此同时,“微博”还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语录,为网民所津津乐道。部分门户网站还开展了“微博小说大赛”。请以“自主招生”为主题,写一则微博,要求凸显个性,令人回味,并引用或化用一句古诗文,不多于140字。 三、文言文翻译(20分) 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子德厚焉泽湛焉而后称帝又加美焉而后称皇今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边长不宁中长不静譬如伏虎见便必动将何时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窃为陛下不足且事势有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蛮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天下之势倒植矣莫之能理犹为国有人乎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舟车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扪然数百里而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汉·贾谊《新书·威不信》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填空、对话与兴味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一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Hans-Ceorge Gadamer,1900-)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