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中国古代哲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中国古代哲学

第二讲 中国古代哲学 一、哲学和中国哲学的起源 1. 哲学 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罗素论哲学 2.哲学基本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问题可以归为三类,即:形而上学(metaphysics)、知识论(Epistemology)和伦理学(Ethics),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所以最初的三类问题分别是: 1.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 2.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 3.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 3.中国哲学的起源 在中国古代学科分类中,没有哲学。中国传统学术分经史子集,没有哲学。但哲学思想和哲学史料是丰富的,古代文献中所谓“学”大体相当于哲学,如儒学、墨学、玄学、佛学、理学等。 春秋战国:中国哲学的产生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产生于春秋战国(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此之前的商周时期,哲学已经萌芽,《易经》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原始五行说:春秋以前哲学的萌芽 殷周之际的原始五行说: 关于事物的构成、变化和相互关系的学说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洪范》)——认识自然的哲学萌芽 原始五行说 《尚书·洪范》箕子对周武王语“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意思是说,水向下润湿,火向上燃烧,木可曲可直,金属可以改变形状,土壤可以种植可以收获五谷。水产生咸味,火产生苦味,木产生酸味,金属产生辣味,百谷产生甜味。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 阴阳说:春秋以前哲学的萌芽 阴阳说:古代关于事物存在形式及变化动因的见解,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两种因素。阴阳相互交替,造成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西周末年伯阳父以阴阳说解释地震,超出了原始五行说的认识水平。 八卦:春秋以前哲学的萌芽 从阴阳说到易经八卦 古代一套有象征???义的符号。用“ˉ”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沼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易经》:春秋以前哲学的萌芽 4.春秋战国哲学的奠基和成熟 以孔子、老子和墨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家和墨家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奠基。 诸子百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成熟。 先秦思想家们对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诸多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并进行了论争。 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一)商周之际: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时期 (二)春秋战国:中国古代哲学的奠基与形成时期 (三)秦汉至明中叶:中国古代哲学全面成熟和发展时期 汉初黄老之学 董仲舒:汉代正宗神学的奠基者 王充:战斗的无神论者 三国两晋时的玄学与反玄学思潮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 韩愈、李翱的唯心主义哲学 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体系 宋明理学:中国古代哲学的全面成熟 (四)明中叶以后:中国古代哲学的嬗变时期 以李贽为代表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家 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 三、中国古代哲学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世界本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易传》(孔子?) 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混沌说 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21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25章) 关于世界本原的学说 老子以“道”为世界本体;管子提出“精气说”;汉代河上公提出元气说;《易传》提出太极说。后来的哲学家有的解释为气,有的解释为理和气。唐代柳宗元、宋代张载、清代王夫之都主张气一元论。程朱理学主张理气二元论。 “陆王”则以为“心”是本体。孔子肯定天命对世界和人世的决定作用,董仲舒说:“天不变,道亦不变”。王夫之:“动静者阴阳之动静”,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归结为内部的矛盾运动。 关于宇宙的构成 盖天说:周初以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汉代演变为天如盖笠,地如扣盘的说法。(《周髀算经》) 浑天说:天地如鸡卵,天包于外,地裹于内,天地皆含水、气,凭借水气而漂浮。(汉·张衡) 宣夜说:如同黑夜的意思。天没有固定的形状,高远幽深,无边无际,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