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告新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广告新编

中外广告史新编 陈培爱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传播学会会长。曾任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市场学会“金鼎奖” 评委,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广告学院奖”评委,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委,台湾“时报广告金犊奖”筹备委员及评委,中国国际广告节“长城奖”及“黄河奖”评委。日本龙谷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83年参与创建中国大陆高校中首创的广告学专业,并首任广告学教研室主任。主持并完成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与各类社科研究课题。20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广告学理论的研究与建立,并颇有建树,是我国广告教育的开拓者与先行者之一。主编有《21世纪广告丛书》、《传播新视野丛书》。个人主要著作有《广告原理与方法》、《广告策划》、《中外广告史》等10余部及100余篇相关论文,总字数近500万字。 作者简介: 2004年2月获得第一批“中国十大广告学人”称号; 2005年5月其主持的“中国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推广”课题,获得“福建省本科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及“国家本科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5年9月,《广告学概论》本科课程获得2005年度福建省精品课程奖; 2005年10月,《广告传播研究》硕士课程获福建省优质硕士课程奖; 2006年3月,获得“25位杰出贡献人物(榜首)”中国广告25年突出贡献大奖 ; 2006年6月 《广告策划》本科课程评为2006年度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 2006年6月,“广告传播学研究”获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2006年6月,获福建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 厦门大学广告学专业1997年荣获国家权威部门评估所有四项第一,2003年获得中国百所高校大学生广告辩论赛冠军。社会上把厦大广告教育称为中国广告教育的“黄埔军校”。 2007年6月,中央电视台在摄制“世界百所著名高校”时,指定采访厦门大学广告学科的建设情况。 主要研究领域:广告学理论,广告史,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文化,品牌与广告,广告教育等。 目 录 第一编 中国广告史 第二编 外国广告史 第一编 中国广告史 第一章 广告的起源至鸦片战争前的广告 第二章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广告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广告 第四章 新时期的我国大陆广告 第五章 台湾地区广告简史 第六章 香港地区的广告 第二编 外国广告史 第七章 外国广告的分期与发展 第八章 美国广告发展史 第九章 日本广告发展史 第十章 英、法、德、俄等国的广告 第十一章 国际广告组织与管理 第十二章 未来全球广告趋势 第一章 广告的起源至鸦片战争前的广告 (公元前约1万年-1840) 学习要点 学习要求 第一节 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 第二节 战国至隋朝前的广告 第三节 隋代的广告 第四节 唐宋时期的广告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广告 学习要点 本章论述人类广告的起源及早期广告的主要形式。广告起源的问题影响到广告理论的发展和对广告规律的认识。本章虽然在广告起源问题上的引证还不够充分,但开启了对广告发展规律全面认识的思维。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广告的发展与传播形式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学习要求 学习本章时,应阅读中国古代史、中国商业史、中国经济史等相关著作,了解本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找出广告发展的社会历史渊源;要注重考察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中,广告传播方式的演变。并从大量饶有趣味的史料知识中,全面生动地了解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 一、早期社会广告 综观当时的社会广告,在最原始的传播介质上留下了主要几种形式:鼎、石刻、碑、志 1、政治广告 “诰”是夏、商、周三代一种训诫勉励的广告。 “制”也称“制书”,帝王诏书的一种。 “策”也称策书,汉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冠的一种文 书,多书写于简策之上,称为策,也是古代政治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 判:原意指唐、宋官制,即以高官兼较低职位的官的称判。 令:战国、秦汉时期,县级行政长官称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