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医科大学基医学院教案用纸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HYPERLINK ..\\jiaoan.asp 
第  四  次数    授课时间  2003年6月23日       教案完成时间 2003年6月 
学  科
病理学
年  级
2001
专业、层次
儿科系,检验系本科
教  师
张徽
职  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大、小班)
大班
学时
6
课程(章、节)
神经、内分泌、女性生殖、传染寄生虫系统疾病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病理学第五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女性生殖、传染寄生虫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讲解,
使学生对该系统的疾病基本概念、发生发展规律及并发症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掌握。
特别要求学生认识和掌握该系统疾病的本质和病理形态改变。
教学重点、难点:
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形态变化的规律作为讲解的重点和难点。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流脑;乙脑。内分泌系统疾病——垂体肿瘤;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宫颈癌;滋养叶细胞疾病。共3学时。
传染寄生虫系统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伤寒;
血吸虫病;共3学时。
教学方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
实施情况:
完全按照教学计划实施。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CNS infections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acute pyogenic meningitis)
概述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简称脑膜炎)。多为散发性,在冬春季可引起流行,称为流行性脑膜炎。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
临床上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淤点(斑),脑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等,
脑膜炎双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仅存于人体,鼻咽部及病人血液和脑脊液中可查见,抵抗力弱,对寒冷干燥敏感,采集标本后必须立即送检接种。
传染源为流感患者或带菌者,在流行期间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显著增高,有高达50%以上者,大流行均由A群引起。
脑膜炎双球菌具有荚膜,能抵抗体内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产生内毒素,可引起小血管或毛细血管的出血、坏死,致使皮肤、粘膜出现淤点淤斑。致病菌定位于软脑膜(leptomeninge, )引起化脓性炎症。
?(新生儿脑膜炎多由大肠杆菌引起,流感杆菌脑膜炎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病理变化:
肉眼检查(Macroscopy): 
  脑膜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脓性渗出物(早期以中性白细胞为主,后期 渗出物 含 较 多 纤 维素﹑单核巨噬细胞), 脑 沟 变 浅,被 脓 性 物 覆 盖。
显微镜检查(Microscopy):软脑膜血管扩张充血;  珠网膜下腔充满大量中性白细胞﹑纤维素和少量单核巨噬 细 胞 和淋巴细胞;渗出物中含革兰氏阳性菌(主要见于中性粒细胞内)。脑实质可充血﹑水肿。
临床病理联系
  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正常为60—180mmH2O,200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CNS疾病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脑脊液循环阻塞引起。
流脑的ICP增高: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眼底水肿等。这是由于脑膜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物堆积,蛛网膜颗粒因脓性渗出物阻塞而影响脑脊液吸收所致,如伴有脑水肿,则颅内压升高更加显著; 
②脑膜刺激症状
   颈项强直。 炎症累及脊神经根周围的蛛网膜及软脑膜使神经根在椎间孔处受压,肌肉保护性痉挛。可引起角弓反张。
屈髋伸膝征阳性(Kernig’s sign )--腰骶节段神经根受压,牵拉坐骨神经引起疼痛。
③颅神经麻痹:
    III、IV、V、VI和VII对颅神经,因而引起相应的神经麻痹征。 
④脑脊液变化:压力增高,浑浊,大量WBC尤其是大量的脓细胞存在,蛋白增多,糖减少,培养或涂片检查可找到病原体。
⑤败血症表现:高热﹑畏寒﹑肌肉酸痛﹑皮肤瘀点瘀癍等。由细菌和细菌毒素引起的全身症状。
结局和并发症
   大多数患者可痊愈,病死率已由过去70%—90%降低到5%—10%以下。
以下因素与预后有关
  ①爆发型患者病情凶险,预后差;
  ②年龄以2岁以下及高龄的病人预后较差;
  ③流行高峰时的预后较差,末期较佳;
  ④反复惊厥﹑持续昏迷者预后较差;
  ⑤治疗不即时不彻底者预后较差 。
  ⑥有的患者可留下后遗症。
后遗症:①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 
                  循环障碍所致
  ② 颅神经受损麻痹:如耳聋,视力障碍,
                   斜视、面神经瘫痪等
  ③脑底脉管炎致管腔阻塞,引起相应部位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