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论坛3SDN/NFV技术与应用下午
分论坛3 SDN/NFV技术与应用(午下)
时间:2018年5月12日
地点:南京未来网络小镇科技创业服务中心306多功能会议室
主持人:华南理工大学副首席信息官兼网信办主任 陆以勤
承办单位:通信世界全媒体
主持人:各位来宾,下午好。我们接着开我们的分论坛。我是下午的主持人,华南理工大学的副CIO兼网信办主任陆以勤,我也是我们这个论坛的忠实粉丝,年年来都这里主持分论坛,今年是第五年了,见证了我们这个论坛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
今天也碰到很多老朋友,非常的开心,我看到我们的论坛有来自各方面的,产学研都有,有高校的,有研究院的,还有产业的,那么我们说这个SDN的发展,产业的态度很重要,我觉得我们这个论坛在这里就要探讨一下我们产业界技术怎么应用怎么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今天下午的论坛有八位嘉宾,每位半小时,根据我的经验,去年我们开到了七点,当然去年的嘉宾比今年多一点,去年就是怪我,因为我没有控制好时间,因为有的时候后面要赶飞机,但是还没有到他,所以我跟大家商量一下,快到的时候差五分钟,我请工作人员提示一下,请讲快一点,到三分钟、一分钟,然后尽量结束,以免后面的朋友赶不上飞机,大家觉得这样好不好?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第一个报告是新华商的,原来的毕总有事没来,就委托了新华三的总经理李总来给我们做报告,他的报告是应用驱动,智能洞察网络。有请李总:
李总:谢谢陆以勤老师,谢谢各位专家。今天下午的议题确实比较多,我尽量加快一下速度,也不要给后面的同事太大的时间压力。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新华三在SDN/NFV以及未来的一些网络上面的见解和想法。其实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在谈到网络的发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数字化转型对ICT基础设施的要求。
其实我们现在去分类它可以分成四个特征,就是敏捷、智能、简单和健壮,敏捷主要是指数字化转型对ICT基础设施的要求要有更快的能力,弹性收缩的能力,可以通过编排的方式,自动化的下发这种配置和业务的需求,来完成用户的一个要求。而在敏捷之外,我们说智能的能力其实大家现在都在提AI和智能化,无论是网络领域甚至在其他的IT领域都在提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的IT基础设施部署当中,智能的方面是越来越重要的,大家不仅希望它能够通过自动化的手段来下发配置,或者通过自动化的手段来完成这样的变更和整个的流程之外,我还希望能通过人工语言或者是自然语言的方式来下发这样的编排的意图。同时我们看到,智能并不是一次部署就结束的过程,他应该是一个整体的闭环的过程,也就是说你在部署完了如何去进行验证,或者如何对你的业务进行整合流程的回溯和保证,这个也是在智能化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
简单的来说,其实是之前我们前面说过的敏捷的佐证,比如说我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和语音的下发等等,来完成整个自动部署、集成融合和横向扩展能力的无缝衔接,这个都是对基础设施简单上的要求,当然这个所有之外还需要一个大容量、稳定和高性能的系统。这个是我们看到数字化转型对ICT基础设施的要求。
我们可以看到,从网络的角度来讲,它在整个ICT基础设施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也可以把它分成四个纬度,就是健壮、简单、敏捷、智能,而在这四个纬度当中,健壮和简单更多的是指网络设备能力和网络架构的求,你会发现对设备的集成度和性能要求是越来越高,而对架构的要求是越来越简单。非常典型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在数据中心的网络里面,我们十年之前看数据网络他是通过物理分区的方式分割不同的业务,这样的一个模型在金融的组网当中是特别典型的。但是大家现在去看基本上都变成了一个双层结构,加上逻辑分区的角度来切入和建网的,其实它就是在整个的设备能力和架构上让它越来越简单,从而提高它的健壮性。而在敏捷和智能更多的是运营网络的能力,就是如何提供更快速的网络变化,我们以前更多的关注的是连通性的,保证,如何保证不中断,而我们现在需要更多通过编排和自动化的手段提供和业务的紧耦合。还有一个纬度是如何提供SILA的保证,根据用户的变化来提供不同的SILA保证。所以我们今天看新华三的观点是什么呢?其实我们认为就是一个设备做减法,运营做加法的过程。
我们看如何能保证把人和物接进来,或者说把人接进来,设备通过联合性的方式,而在第二个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一部分自动化的工作,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云平台这样对接的情况下,网络可以跟随着业务的变化进行变化。第三个阶段,我们去展望未来看到的智能网络接待,我们还要叠加上基于网络的数据分析,形成底层的网络配置和上层的业务需求之间的量,通过这种需求的翻译和编排,把真正的应用意图下发给网络,同时它并不仅仅是刚才说过的是一个简单的一次下发和一次部署的过程,还有一个回溯验证的整体的全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