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名句在写作的运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文名句在写作的运用

诗文名句在写作中的运用 —“扬帆惠文”写作活动课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单位:天津市汇文中学 作者:祁 瀛 学科:语文 教学背景: 在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在新棵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增加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呢?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从最能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中寻找到了突破口。在我校的“扬帆惠文”写作活动课的校本课程中,我进行了“诗文名句在写作中的运用”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两次课进行。第一次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运用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依据教师提供的话题,进行习作训练。教师将习作面批面改。第二次课,成员的成果交流展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尤其是一些古诗文句,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异代流传。我们同学要将其运用到习作中,增加作品的文化含量。符合高考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这一项要求。 (二) 分析原因: 在作文中运用古诗文名句符合以下几种要求。 评分要求: 高考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2004年比例为50:10。现在,又调整为40:20。发展等级有两个评分要点:有文采、有创意。 话题要求: 哲理话题作文(议论文),要求深刻透彻,感悟思辨。要求学生会辨证思考问题,学会用对立统一、运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避免用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三 )内容分类: 哲理 抒情 状物 咏怀 哲理诗句举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⑧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四)具体运用 (1)标题中:19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出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记忆移植困惑;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出自苏轼《题西林壁》;2004年天津高考话题作文“材,与非材”—“天生我材必有用”出自李白《将进酒》。 (2)行文中:作为理论论据出现。依据话题,找到与之相关的诗文名句。近几年,高考中出现了关于人的品质素质一类话题。例如,2001年高考话题作文题目—诚信。学生可以引用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王充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再例如,关于“勤奋”这一话题,可以引用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关于“惜时”话题,可以引用陶渊明的“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关于“持恒”话题,可以引用班固的“绳锯木段,水滴石穿”;《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实例:2004年天津市高考话题作文《材,与非材》 论点解析: 1.才与非才,是很难定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每个人都是奇才。 2.选择自己的路,选择自己方向,发挥自己的才能。 论证角度: 1.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即用贤、求贤、荐贤、让贤。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人才不可求全责备,做到人尽其才,用人所长。 理论论据 1. 唯才是举 曹操 2.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 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 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事实论据 李白不懂为政之道,决非栋梁之才,但是,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又怎是仕途的不得意而能掩盖的呢? 李煜做为亡国之君,是不肖子孙,但是,谁又能否认“一江春水”情韵呢?无独有偶,宋徽宗“瘦金体独步天下。 五布置作业:依据话题,运用古诗文名句。 (1)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诚信 (3)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4)才与非才 (5)生活告诉我 第二课时 (一)导入:今天,我们将优秀习作进行人文信息交流. (二)评改: 下面,我以几个同学为例,进行讲解。 1.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文的同学—刑颖。她以日记体的形式写了一项科学实验。运用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前不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