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规划与工程技术.doc

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规划与工程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规划与工程技术

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规划与工程技术 -------------------------------------------------------------------------------- 2004-07-12 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规划与工程技术 谭徐明 吕 娟 马建明 摘 要 “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规划及工程技术”是近10年来全球性重建河流生态环境的新思维和流域自然体系整体修复理论的组成部分,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仿效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型防洪与洪水利用工程规划设计方法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本项目通过对“美国密西西比河上游和支流流域规划设计技术”以及“MOL System1-1.5综合数据处理及信息互换互递专业软件包”的引进,拟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河流—工程—土壤—生态等不同层次和尺度的水分运移分析软件,从而为选择研究不同工程型式、结构和材料组合下,区间集水—贮水—排水运动机理提供支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规划及工程技术。 关键词 生态型 山区 防洪治河 工程技术 一、背景、先进性和必要性 迄今为止,我国防洪治河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仍然将重点局限在中下游防洪单一目标原则下,缺少从流域范围考虑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对区域生态发展、洪水水文、地表水与地下水循环和水力学特性的影响。各江河的上游和支流由于河流陡涨陡落以及高流速、高含沙量等特性,使得建设防洪单一目标的河工工程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加快了汛期洪水径流汇集的时间,增加了干流中下游防洪的压力,无论是从技术、经济还是生态角度讲都是不合理的。 ’98长江大水后,国家加大了对防洪工程的投入和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在这次大规模的堤防加固和建设中,我国大江大河中下游尤其是沿岸城市的堤防标准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大江大河上游和支流流域防洪标准依然较低。加上最近30年,这些区域河流沿岸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有退化的趋势,江河上游和支流及山地洪水灾害持续上升。据2002年的统计资料,山区洪水灾害的死亡人口已经居于各类自然灾害的首位,占洪水灾害死亡人口的80%以上,已经成为防汛减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国河流上游或支流地区农业和自然生态环境多是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发的地区,生态工程建设有利于洪水资源化,既可以减轻洪水灾害,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也都有重要意义。同时,流域是综合的系统,它包括水—土—资源以及生活其中的人类社会。因此,上游流域减洪工程的所有效益应该是有利于全流域的,是综合的,工程应该对防洪安全、水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都是有利的。我国人多地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兴建经济实用的防洪和河工工程,为山区河流沿岸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一定风险程度下的防洪安全保障,使洪水资源化与防洪安全很好地结合起来,是生态型防洪工程规划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同类技术调研 最近20年,防洪治河工程出现的环境问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工程规划、设计方法和传统河工建筑的革新趋势。 1994年,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在密西西比河上游4条支流上开展了针对天然洼地、湿地和小型蓄滞洪工程环境下的洪水水文影响研究。研究结论:如果有水土保持、小型蓄滞洪工程,加上湿地和河流浅滩洼地,对25年一遇及其以下的洪水,可能减少径流量的12%~18%。也就是说,水土保持和小型蓄滞洪工程,以及河流浅滩湿地,生态型的防洪减灾工程措施,对于防御经常发生的低频率洪水效果十分显著。由此,促成了着眼于全流域的密西西比河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型防洪工程规划和设计技术的制订和实施UMR&T。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帕拉塔河上游流域管理委员会1998年引进美国UMR&T规划及工程技术,开始实施帕拉塔河上游流域治理及减洪工程项目。该项目从工程体系、河工型式、工程结构和材料应用等方面体现出防洪减灾与洪水利用和生态修复多目标的规划和设计原则,充分考虑洪水对深层地下水的补充,流域上游内农业和自然生态的恢复,以及河流上游流域山洪的水文—水力学特性的改善,从而最终完成了帕拉塔河上游流域减洪工程设计并通过立法程序。目前,“帕拉塔河上游流域减洪工程体系”建设正在实施中。 在山地洪水灾害严重的日本,近年来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筑、结构和材料运用体现出针对流域生态环境改造和修复的新方向。日本国土交通省1999年委托“鹤见川流域水委员会准备会”利用近两年时间调查、研讨鹤见川流域的水循环状况,提出了《鹤见川及其流域恢复基本计划建议书》,计划的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建设共分5个部分:①洪水管理。利用渗透、保水和蓄水等工程措施、洪水对策以及应急避难等非工程措施来防御洪水,并设法减轻暴雨、洪水对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