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调水响应
黑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调水的响应
蒋晓辉1 时明立1 郝志冰2 江珍3
(1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3;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450011;3 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450003)
摘要:针对黑河下游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黑河流域管理局2000年开始组织对黑河下游进行调水。为了客观评价黑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调水的响应,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遥感等手段,分析了黑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典型植被、景观类型及东居延海在调水以来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调水响应明显,下游生态环境向良好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黑河下游,调水,生态环境,响应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域总面积14.29万km2,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三省区共十一个县(旗)市,干流长821km,是继塔里木河后中国的第二大内陆河,被河西人民誉为“母亲河”。黑河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333km,流域面积8.04万km2,从正义峡下行176km至狼心山,在狼心山分水闸以下,分为东、西两河,分别注入东、西居延海(索果诺尔和嘎顺诺尔)。在沙漠与戈壁深处形成了围绕其东西两条河的额济纳三角洲,成为我国西北乃至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生态防线。
据史料记载,黑河下游地区曾水草丰茂,绿茵遍野,自汉朝至元朝一千多年间,哺育了历史上著名的古居延—黑城绿洲文化。1928~1932年,中瑞西北考察队考察时,东居延海、西居延海水域面积分别为35km2和190km2 。到1958 年(丰水年),东、西居延海水域面积,分别仍有35.5km2、267km2。当时,额济纳河两岸、东、西居延海四周和古日乃湖地区,胡杨、沙枣、红柳、梭梭、白刺、甘草、芦苇等林草生长繁茂,郁郁葱葱。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上中游拦蓄河流水源,工农业用水大量增加,以及区内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这片绿洲荒漠化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急剧退化:(1)湖泊干涸,水质恶化;(2) 绿洲萎缩,草场载畜量下降,珍稀动物消失;(3)荒漠化迅速扩张, 风沙危害加剧。造成上述生态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水资源问题,特别是中游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大量挤占了生态用水。
为遏制下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和解决突出的水事矛盾,国家决定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1999年批复成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黑河流域管理局)。1999年末开始对进行水资源统一调度。通过五年调水,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游下泄水量逐年增加,按黑河分水曲线关系,折算当莺落峡断面多年平均来水15.8亿m3条件下,正义峡断面进入下游地区水量由实施调度前(1997年——1999年)的平均7.3亿m3增加到2000年的8.0亿m3,2001年的8.3亿m3,2002年的9.0亿m3和2003年的9.5亿m3。2001年黑河水到达额济纳旗首府——达来库布镇,2002年黑河水进入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最大达到23.5km2,2003年黑河水又进入了干涸40年之久的西居延海。
通过几年调水,黑河下游水资源时空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给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积极的响应,本文运用实地调查和遥感资料对黑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调水的响应进行分析,为黑河下游进一步调水、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水对黑河下游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1.1 调水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黑河下游现有地下水长观井从1988年开始建设,主要分布于东、西河沿河地带的绿洲区,在绿洲边缘区或荒漠区的地下水长观井很少。其中东、西河上游狼心山附近、东河下游吉日格朗图、西河下游赛汉桃来附近地下水长观井分布较为集中。图1是东、西河上游、东河下游吉日格朗图、西河中游赛汉桃来附近几个典型长观井及额济纳绿洲1995~2004年地下水变化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经过5年的调度,黑河下游地下水埋深缓慢下降的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尤其是2002年以来,黑河下游各个区域的地下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2004年地下水位达到或接近1995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2004年与2002年相比,东、西河上游地下水位回升了0.22m,东河下游吉日格朗图地下水位回升了0.79m,西河下游赛汉桃来地下水位回升了0.50m,整个额济纳绿洲地下水位回升了0.42m。
图1 黑河下游主要区域地下水埋深年际变化图
1.2 地下水埋深与植被的响应关系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受降雨稀少的影响,天然林草植被的演化与地下水位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且维持正常生长的地下水位因天然林草植被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维持天然林草植被的正常生长必须解决地下水的补给问题,在保证地下水位埋深能够满足天然林草植被正常生长要求的前提下,天然林草植被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表 额济纳旗地下水位埋深与植物长势关系植物群落 地下水埋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