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先秦、南北朝诗歌 7 诗三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先秦、南北朝诗歌 7 诗三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先秦、南北朝诗歌 7 诗三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7 *诗三首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凝香斋① 曾 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纟由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注】 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 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湖光,下句泉水。纯洁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 E.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暗含辞官归田之念。 解析:BE B项,“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错误,结合注释可知,“身无事”是因齐州大治。E项,“暗含辞官归田之念”属臆测,于文无据。 2.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的关键词句。可结合诗句进行梳理,看全诗是否围绕“幽”字来写,“幽”在结构和主旨等方面有哪些作用。 答案: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览胜;其二,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其三,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展开意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廖世美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①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注】 ①紫薇: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经登临浮云楼赋诗。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片开头两句,“霭霭春空”描写云层低垂,春雨迷蒙,而“画楼森耸凌云渚”表现浮云楼雕栏画栋的美和高耸入云、俯瞰沙渚的气势。 B.“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两句,既称赞杜牧题浮云楼诗写得绝妙,也隐约道出自己具有登高能赋的才情。 C.“惆怅相思迟暮”上承“关情”,下启追忆,表现作者在人生迟暮之年登临此楼,自然引发对杜牧的思念之情,内心倍感惆怅。 D.“悄无人、舟横野渡”化用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但着一“悄”字,那种落寞孤寂的心境全出。 E.词作上片和下片的表达方式明显不同,上片写景叙事,下片集中抒情,全词景物切换自然,意境清新,语淡而情切。 解析:CE C项,“引发对杜牧的思念之情”错误,此处“相思”是泛指。E项,“上片和下片的表达方式明显不同”欠妥,上下片都使用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4.前人认为上片结尾三句“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是“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解析:解答本题,可抓住“塞鸿、岸柳、纷絮”三个意象的意义,“塞鸿、岸柳”两个意象的关系,以及塑造“纷絮”所使用的修辞,结合景情关系分析表达的效果。 答案:①这三句融情于景,借塞鸿、岸柳、纷絮等意象来抒发离愁别绪,尤其是“柳”谐“留”音,见柳思人,以此表达惜别怀远之情。②离人似高飞的鸿雁,一去无踪,而最能牵动人们离愁别绪的岸柳却一眼望不到头,“塞鸿难问”与“岸柳何穷”构成对比,使离别的愁绪表达得更加深切。③“愁思”本为无形的东西,作者以“纷絮”喻别愁,以实写虚,将抽象的愁思化为有形之物,将愁思之多而纷乱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金陵怀古 司空曙① 辇路②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③,老作北朝臣。 【注】 ①司空曙:唐代诗人。经历安史之乱,其身世与庾信相似。②辇路: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③庾开府:庾信,南朝梁著名诗人,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 5.诗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