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冈_相减相乘_法源于一行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冈_相减相乘_法源于一行说.doc

边冈“相减相乘 ”法源于一行说 武家璧 (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 ,北京 100012 ) 摘 要 晚唐边冈总结的“相减相乘 ”法 ,是中国古代历法计算中的重要方 法 ,以往人们不清楚它的来源 ,实际上它由僧一行《大衍历 》中的黄赤道差计算 公式推广而来 ,源自中国传统算法 。它对历法中极值问题的计算 ,类似于“等周 问题 ”中的简单命题“等周长矩形的面积以正方形最大 ”。 关键词 边冈 历法 日躔 极值 等周问题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N092 ∶P1 2092 文章编号 1000 20224 ( 2009 ) 03 20376 211 A 晚唐天算家边冈主导制订的《崇玄历 》,自景福二年 (公元 893 年 )颁行全国 ,至残唐 五代 ,前后施行约 60年 。在《崇玄历 》中边冈总结和创造出一系列二次和高次函数计算 法 ,以取代传统的数值表格加内插法的经验数学模式 ,完成了我国古代历法中数学方法的 一次重大变革 。其简捷算法“相减相乘 ”法的总结提出 ,影响尤巨 。明张岱著《夜航船 》是 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自称“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 ”,士人学子有所不知将遗人 笑柄 ,其中就有“边冈《崇玄历 》,始立相减相乘法 ”之说 。清阮元《畴人传 》亦谓边冈“立 先相减后相乘之法 ”。因此“相减相乘 ”法 ,成为边冈简捷算法的代名词 。虽然边冈算法 鼎鼎有名 ,但关于这一算法的立术原理及其来源 ,迄今还不甚清楚 ,本文试作探讨 。 1 边冈的躔差公式 欧阳修《新唐书 ·历志 》( [ 1 ] , 2351页 ) : 昭宗时 ,《宣明历 》施行已久 ,数亦渐差 ,诏太子少詹事边冈与司天少监胡秀林 、 均州司马王墀改治新历 ,然术一出于冈 。冈用算巧 ,能驰骋反复于乘除间 。由是简 捷 、超径 、等接之术兴 ,而经制 、远大 、衰序之法废矣 。虽筹策便易 ,然皆冥于本原 。 谓自边冈以后“简捷 、超径 、等接之术 ”取代传统的“经制 、远大 、衰序之法 ”,虽然新法计算 简便 ,但当时人已然不知边冈算法的“本原 ”。据近些年来学者研究 ,边冈的“相减相乘 ” 法可能源于曹士蒍《符天历 》( [ 2 ] , 414 页 ) 。 中唐时期的术士曹士蒍撰民间小历《符天历 》,在其日躔表之末提出一个“日躔差 ” (太阳中心差 )算式 ,即太阳实行度 (V ) 与平行度 (M ) 之间的关系式 ( [ 3 ] ; [ 4 ] ; [ 5 ] , 332 页 ) : V - M = ( 182 - M ) M . 3300 ( 1 ) 式中若 M 91度 , 可直接代入上式计算 ; 若 M 91 度 , 须减去 91 度再代入上式计算 。此 式表明 , 太阳实行度 (V )是其平行度 (M ) 的二次函数 。以往日躔表仅提供有限节点的日 躔差数值 , 节点间的数值需通过内插法求得 。上述关系式表明任一太阳位置 V , 可由一个 二次函数 f (M )求得 , 这意味着日躔表这类天文表格已无存在的必要 。 边冈对这一公式进行了高度概括 , 其躔差术曰 : 视定积 (M )如半交 ( 181. 8682 )已下为在盈 , 已上去之为在缩 。所得令半交度先 相减 、后相乘 , 三千四百三十五除 , 为度 (V - M ) 。 据此列出下式 ( [ 5 ], 346页 ; [ 2 ], 414页 ) : V - M = ( 181. 8682 - M ) M . 3435 ( 2 ) 式中 M 的代入方式同 ( 1 ) 式 。后人按边冈的总结把这一方法叫做“相减相乘 ”法 。边冈 还在黄赤道宿度变换 、月亮极黄纬 、定朔时刻和交食等历法问题的计算中 , 建立了相应的 二次函数公式 。 我们可从躔差公式入手来分析“相减相乘 ”法的立术原理 。设“半交度 ”(交点月行度 的一半 , 实即其半周长 )为 a (边冈取 a = 181. 8682 ) , 除数为 差的倍数 y = k (V - M ) , 则 ( 2 )式可表为 y = ( a - M ) M k (边冈取 k = 3435 ) , 令躔 ( 3 ) 此即平行度与其半交余数之积 , 是一个单纯的“先相减 、后相乘 ”式 , 因是日躔差的放大倍 数 , 故此式可以反映日躔差的变化趋势 。“半交度 ”可表示为两数之和 : ( a - M +M ≡a, 该两数就是平行度 (M )及其相对于“半交度 ”的余数 ( a - M ) ; 而 ( 3 ) 式则为该两数之积 , 即平行度与其半交余数之积 , 可以看做矩形的面积 。 日躔差有极值 , 因此躔差公式必须反映出求极值的观念 。 ( 3 )式是一个二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