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西非酷热六月
沙尘暴
在西非酷热的六月,站在塞内加尔河岸上,向东方眺望,你可能会看到一片血红的尘雾在天际涌动,铺天盖地,将大地笼罩在一片暗红色的黑暗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沙尘,即使进入房间也无济于事—漫天的尘埃很快就穿过窗户及墙的缝隙。到处都是一层薄薄的红色灰尘。房间就象煤矿的井道。这就是非洲不毛之地萨赫勒地带的沙尘暴肆虐,它覆盖了整个毛利坦尼亚到乍得的撒哈拉沙漠的南边。
每年,萨赫勒的沙尘暴都会将大量尘埃—约5-10亿吨,卷入大气层,升到4千米的高空。与此相比,1991年的皮纳土波火山(Mount Pinatubo)大爆发只喷出了2千9百万吨火山灰。
图1:沙尘暴的演变:卫星云图捕捉到的加那利群岛(图中部)上空来自非洲西部(图右部)的沙尘暴云图。该沙尘暴将掠过大西洋,在北美登陆。 Image credit: NASA
去年6月萨赫勒沙尘暴抵达美国佛罗里达州之前八个星期,有关另一个方向飘来的大片尘埃云团的报道一时成为新闻的焦点。2001年4月,两场来自蒙古戈壁滩的沙尘暴经阿留申群岛抵达太平洋西北,横扫了整个北美洲。从4月14日至18日,第一场大型沙尘暴—在某一时间达到大约相当于日本的面积—给美国科罗拉多州上空蒙上了一层灰白色的尘妆。一周后,第二场略小的沙尘暴再次光临太平洋西北地区。亚洲和非洲的沙尘暴的形成似乎都更为频繁。
尽管尘埃颗粒很细小—大部分的颗粒直径都在0.01至几十微米之间,但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沙尘暴的行踪》(The Secret Life of Dust)一文作者汉娜-霍姆斯(Hannah Holmes)直率地指出:“它可以改变天气、影响气候、危害无穷......它能把整个世界毁了。” 沙尘暴还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决定战争的胜败。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最近,一个播报每日亚洲沙尘暴卫星云图的电视系列节目因其中部分云图源自阿富汗上空且其方位具有军事价值而被停止。
图2:跟踪浮尘:利用环球臭氧化学空气气溶胶辐射与转移模型生成的气溶胶分布(左)与全球臭氧图谱光谱测定仪的卫星测量结果(右)极相似。两套云图中显示的都是从非洲经大西洋飘往美国的浮尘云团。 Image credit: NASA
全球尘埃“积聚”(budget),科学家们采用这一措辞来表示全球循环的物质总量,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研究它不断变化的形态,对气候和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自然形成的尘埃及其它颗粒物质(包括火山喷发、森林火灾、活植被及海洋蒸发)占空气气溶胶的90%。大约有10%的空气气溶胶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主要来自汽车废气和工业排放。
过去主要是这10%影响人类的健康。但研究人员发现自然生成的沙尘暴也越来越不容忽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直径在2.5以下的微粒尘埃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除了尘埃颗粒本身所包含的矿物成分之外,尘埃中还会携带其它各种有害成分,包括细菌、真菌、化学污染物等。这些都可危及人类健康及环境。
初识沙尘暴
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自然学家查理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就开始注意到尘埃的踪迹。当他乘座的HMS Beagle 号船在加那利群岛停靠时,达尔文注意到船在穿越大西洋后,到处都积满了灰尘,这些灰尘弄脏了仪表,并给甲板蒙上了一层细薄的红色。达尔文开始观察研究这些灰尘的来龙去脉。从此以后,人们就开始了对飘浮尘粒的研究。
另一位研究浮尘的学者是迈阿密大学海洋与大气合作研究所的所长约瑟夫M.普罗斯珀罗(Joseph M. Prospero)。他对萨赫勒沙尘暴及其越过大西洋的路径研究已有将近40年。
自那以后,普罗斯珀罗就开始在加勒比及南佛罗里达州观测站监测浮尘浓度,以确定浮尘是否与非洲刮来的沙尘暴有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萨赫勒地区开始干旱,尘埃光顾佛罗里达州的次数也随之增加了。普罗斯珀罗所作的测量可能是迄今为止历时最长的对空气气溶胶的记录。这些记录成了美国宇航局(NASA)、美国地质测绘局(USGS)和其他部门的研究人员参与的一系列空气气溶胶研究的基础。
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保罗-金诺斯(Paul Ginoux)是其中的一名研究人员。他说,由于沙尘暴源规模及所处急流的流动方向,亚洲和非洲的沙尘暴对北美影响最大(沿赤道的热带聚合区起到了挡风墙的作用,将南半球和北半球分割开来)。金诺斯采用佐治亚理工研究人员秦麦安(音译,Mian Chin)与马里兰州贝尔特斯维尔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共同开发的环球臭氧化学空气气溶胶辐射与转移模型(Global Ozone Chemistry Aerosol Radiation and Transport, GOCART)模拟了源自亚洲和非洲的沙尘暴。环球臭氧化学空气气溶胶辐射与转移模型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