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手工具与手操作器具之設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手工具与手操作器具之設計

第十章 手工具和手操作器具之設計 第十章 手工具和手操作器具之設計 10.1 手工具設計的重要性 10.2 人手的解剖構造 10.3 手工具與手操作器具的設計原則 10.4 手部震動 10.5 手套設計 10.6 不同替選方案之評鑑 10.1 手工具設計的重要性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是因為人類懂得使用工具。 不適當的工具和器材,會引起種種不良的後果,導致事故與傷害就是其中之一。 10.1 手工具設計的重要性 因為工具設計不當的潛襲後果則是造成累積效應性創傷 (cumulative effect traumas),或簡稱為累積性傷害 (Cumulative Trauma Disorders, CTDs),如腕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腱鞘炎 (tenosynovitis)、扳機指 (trigger finger)、局部缺血 (ischemia)、震動引起的白指病 (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 和網球肘 (tennis elbow)……等。 10.1 手工具設計的重要性 累積效應性創傷的發生率在工業界中相當高,尤其在需要反覆使用手工具的工作上特別如此。 適當的手工具和各種手操作器具之設計,需要就工藝、解剖、運動機能、人體測計、生理和衛生等各方面的知識加以考慮;因此,手工具的設計絕不可孤立於其他相關條件。 10.1 手工具設計的重要性 在手工具的設計與應用方面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問題,那就是「訓練」。 本章所探討的核心課題是,手工具以及與手有關聯的各種器具設計時應考慮的人因工程問題。 10.2 人手的解剖構造 人類的手部是由骨骼、血管、神經、韌帶與肌腱等所構成的。 10.2 人手的解剖構造 手指之屈伸係由前臂肌肉所調節。這些肌肉則由通過腕關節管道的肌腱與手指連接。這條管道的一邊是手背的骨骼,另一邊則是橫腕韌帶 (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或稱手屈肌支持帶 (flexor retinaculum)。這條管道就是所謂的腕道 (carpal tunnel),通過腕道的是包括橈動脈與正中神經的一大束脆弱的解剖結構。通過橫腕韌帶外面與手腕豆狀骨 (pisiform bone) 內側的有尺動脈與尺神經。 手部的掌側解剖圖 10.2 人手的解剖構造 腕關節的骨骼是與前臂的兩支長骨──尺骨與橈骨──相互連結。 由於手腕關節結構的關係,手掌只能作兩個平面的運動;這兩個平面之間大致形成直角。第一個平面容許的是手掌作前後屈曲,向前的稱為掌屈 (palmar flexion),向後的稱背曲 (dorsiflexion)。 10.2 人手的解剖構造 第二個運動平面則是手掌的左右偏向,向拇指側的稱為橈偏 (radial deviation),向小指側的則稱尺偏 (ulnar deviation)。 手腕關節的兩個軸向運動 10.2 人手的解剖構造 前臂的橈骨和尺骨都是與上臂的肱骨連結。 當手臂在手肘處彎曲成90°,且將手腕向外側旋轉時,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二頭肌收縮後鼓起的現象。 肘關節處的肌肉骨骼關係 10.3 手工具與手操作器具的設計原則 10.3.1 保持手腕正直 10.3.2 避免對組織產生壓迫 10.3.3 避免手指反覆動作 10.3.4 設計應講求操作安全 10.3.5 切勿忽略婦女及慣用左手者 10.3 手工具與手操作器具的設計原則 手工具的基本功用乃延伸手的能力: 更具衝擊力 (impact),例如鎚子; 更具抓握力 (grip strength),例如老虎鉗; 更具扭力 (torque),例如扳手、螺絲起子; 具有新的機能,例如鋸子、焊接棒。 10.3.1 保持手腕正直 手腕彎曲時,尤其在手部掌屈與 (或) 尺偏的狀態下,問題就產生了──彎曲的肌腱隆擠在腕道裡。持續如此的動作,會導致手腕處的腱鞘炎。最典型的這類動作就是「絞扭衣物」 (Tichauer, 1978)。 不正確的動作,除了引發腱鞘炎之外,還會發展成所謂的腕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避免尺偏」是一項基本關鍵。 不同尖嘴鉗設計與手的關係 使用不同尖嘴鉗的效應 10.3.1 保持手腕正直 彎曲工具而非彎曲手腕的原則 (創意),由John Bennett (Emanuel, Mills, and Bennett, 1980) 應用在許多其他的物件上。他還特別為這一理念──「一切工具與運動器材的手把部分彎曲成19°±5°」申請到專利權。 10.3.1 保持手腕正直 除了尺偏以外,其他類型的手腕彎曲也會引起問題。橈偏,尤其當它與內轉 (pronation,即內轉前臂使手掌成俯位) 以及手掌背屈合併動作時,更會增加手肘處橈骨頭部與肱骨小頭間的壓力,如此會導致網球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