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57例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关键词】 严重肝外伤;手术;并发症;护理
肝外伤是常见的创伤性急腹症,近年来随着交通意外的增多,严重肝外伤(severe livuma,SLT)也随之上升,因伤情复杂、病情危重且易并发多脏器损伤而导致手术处理困难,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肝损伤的程度根据术中探查所见,按照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merican A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AAST)制定的肝外伤分级标准[1],AAST分级III级以上者为SLT。我们于2000年7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SLT患者57例,其中III级27例,IV级24例,V级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现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男37例,女20例,年龄8~68岁,平均(36.51±6.7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9例,坠落伤7例,刀刺伤4例,撞击伤4例,挤压伤3例;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50例;单纯性肝破裂17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40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8例,肋骨骨折、血气胸5例,脾破裂7例,肠破裂5例,胰腺挫伤2例,腹膜后血肿3例,右肾挫伤3例及骨盆、四肢骨折7例。致伤部位:右半肝20例,左半肝18例,左、右肝均累及19例。
1.2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行单纯清创缝合止血8例,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加缝合10例,肝周或肝创面纱布填塞5例,清创性肝切除16例,扩大肝裂行肝内血管、肝管结扎缝合11例,网膜填塞缝合加肝后腔静脉修补术7例。本组55例术后常规在肝下及右下腹放置腹腔引流。
1.3 结果 术后并发症19例,其中并发严重肝功能衰竭4例、膈下感染3例、肝脓肿1例、肺部感染3例、胆瘘3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继发性出血3例。本组死亡6例,51例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2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1 继发性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继发性腹腔出血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腹腔双套管引流液为鲜红色,每小时出血量gt;100 mL,持续时间gt;3 h,并且腹腔引流管温热。本组发生继发性腹腔出血3例,1例患者术后6 d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腹腔引流管在10 min内引流出约800 mL新鲜血,立即再次行肝叶切除术止血治愈出院;1例在术后6 d反复出现黑便、体温高达39 ℃、乏力、纳差、血红蛋白下降,并逐渐出现巩膜黄染,给止血、补液、输血、护肝、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出院;另1例在术后10 d出现腹腔引流管突然流出大量鲜血,抢救无效死亡。护理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5~10 min测量脉搏、血压1次,15~30 min挤压引流管1次,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的变化,及时发现术后出血。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创口敷料渗出液颜色、腹腔引流液及大便的颜色、量及性状,血常规变化内容,及时发现术后出血。保持静脉输液畅通,配合医生进行止血、扩容、抗休克治疗,必要时急诊手术止血。
2.2 肝功能衰竭的观察及护理 严重肝损伤病情急重,加上术前不同程度的休克、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出现易引起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深、腹水、肝昏迷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本组有4例患者在术后5~7 d出现转氨酶升高、皮肤黄染、大量腹水及肝昏迷,给予护肝、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其中3例因严重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逐步好转治愈出院。护理上术后均给予心电监护,除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意识、生命体征、尿量、皮肤黏膜、肝肾功能、血气、电解质等呼吸、循环、肝脏、肾脏等系统的监测,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术中、术后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加强抗感染治疗和护肝治疗,改善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障碍,同时重视营养支持与心理护理,严禁使用损害肝细胞的药物(如吗啡、巴比妥类),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2.3 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肝损伤术后常见膈下感染、胸腔感染、肝脓肿等并发症[2]。感染的临床表现为手术后病情曾一度好转,数日后又出现驰张热,伴寒战出汗、脉快、呼吸急促等感染中毒症状,患侧上腹部持续性钝痛,伴肩部放射痛及呃逆,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脓性液等。本组术后发生感染7例,4例术后第6~第8天出现高热,体温持续高达39~40 ℃,伴寒战、右季肋区疼痛,B超检查证实为膈下感染伴胸腔感染,其中1例为肝脓疡,给予抗感染治疗、全身营养代谢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在B超引导下多次穿刺引流,患者逐渐恢复正常;另3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38.5 ℃以上,呼吸、心率加快,并逐渐出现咳嗽、咳痰,肺部听诊有湿啰音,痰培养2例为大肠埃希菌,1例为洋葱克雷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