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城市沿海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PAGE
盐城市沿海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韦 涛
盐城市技术创新学会
盐城市东濒黄海,为江苏第一海洋大市。海岸线绵延583公里,占全省海岸线长度的61%,湿地滩涂面积683万亩,占全省滩涂面积的70%,全国滩涂面积的14%,且滩涂每年还以5万亩的成陆速度不断向大海淤长,这一现象为世界所罕见,是江苏其它任何地方无法比拟的独特的资源优势,是盐城市后发优势最大的所在。在所辖的9个县(市、区)中,有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5个县(市)濒临大海。沿海滩涂是我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沿海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市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 盐城市沿海滩涂资源的成因和特点
7000年前,盐城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新石器时代以后,盐城西部逐渐成陆。由于长江、黄河不断地向大海输沙,一部分在盐城岸外堆积,造就了广阔的盐阜平原。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南徙、夺淮入海,700多年间,使盐城海岸向东推进了50多公里,造就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陆地。苍海桑田这一成语,盐城的成陆历史就是最好的注解。明黄河北徙以后,滨海、响水段40多公里海岸就逐渐成为侵蚀性海岸。射阳河以南靠长江水带来泥沙,滩涂面积仍不断增加。盐城市沿海资源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土地资源丰富。现有683万亩滩涂中,按自然地貌特征,可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岸外辐射沙洲三部分。其中,位于老海堤与平均高潮位之间的为潮上带,总面积251万亩;平均高潮位与大潮低潮线之间为潮间带,总面积242万亩;在东台市弓京港镇以东浅海区,分布着东沙等70多个辐射沙洲,并以弓京港为辐射点,向东和东南方向辐射,总面积190万亩,并在不断淤涨增高。盐城市沿海滩涂属淤泥质型海岸,地势平坦,自然属性优越,自然脱盐的盐生植物自然演变速度较快,是一块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天赋宝地。二是生物种类繁多。沿海滩涂滩面广阔,内陆10多条大河经滩涂入海,近海水质肥沃,是各种动物栖息、索铒、繁殖、生长的良好场所。现已查明近海浮游、固着性植物160多种;陆生资源植物分为纤维、药用、香料、油脂和饲料5大类,计500多种,比较名贵的有何首乌、留兰香、罗布麻、香茅等。近海和潮间带鱼虾蟹贝等动物550多种,其中不乏名贵品种,潮间带软体动物储量4万多吨,主要经济种类有四角蛤蜊、青蛤、泥螺、西施舌、竹蛏等,当年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储量大、经济价值高。另外还有梅童鱼、带鱼、大黄鱼、四鳃鲈鱼、梭子蟹、哈氏仿对虾、日本对虾。陆生脊椎动物357种,国际公认的濒危种类有丹顶鹤、黑嘴鸥、白嘴鸥、白鹳、白枕鹤等。三是光热水条件优越。盐城市滩涂位于北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比较明显,气候温和,光热充裕,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年平均温度14度,年日照2300小时,年降雨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220天,属多宜性气候,利于土壤脱盐改良,也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越冬度夏、优质高产提供了条件。除有巨量的海水资源、极宜发展海盐、海水养殖和海洋生物化工外,地表径流和过境水资源总量能够满足开发需求,在正常年和一般干旱年基本不缺水。港航资源潜力巨大,沿海分布着12个通海港口,经专家论证,大部分港口近岸线水域宽而深,航槽顺直底质好,常年不冻,波浪小,泊位条件好,台风和海雾影响不大,大部分岸段陆域广阔,建港库场用地富足,多处可建5-10万吨泊位港口。目前大丰港、 射阳港、陈家港、滨海港均在建设之中。响水境内的灌河,是苏北入海航道上唯一没有闸坝碍航的大河,沿岸建港条件较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二、盐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盐城市海洋成陆的历史,就是一部人们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开发利用沿海资源的历史。起初,人们主要依靠采捕鱼虾蟹贝、猎取飞禽走兽,刈割芦苇荡草为生。战国时期,境内就煮海为盐,即用海水直接煎熬成盐。在此后的2000多年间,盐业一直是滩涂开发的主导产业,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盐文化。西汉元狩四年(公元119年),境内因盐置县,名曰盐渎。唐代,采用先晒灰淋盐,后熬盐的方法制盐,并实行盐灶集中的团煮制度,推动了盐业生产迅速发展,时有盐亭123所,年煮盐45万石,这里已成为东南沿海的重要盐业生产中心。明代以后,制盐工具由笨重的盘铁改为轻便的锅和丿,生产率大大提高,年产盐近300万担,时有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而盐城的产盐量占淮盐总量达76%,说明这里的盐业生产已进入鼎盛时期。盐城市不仅市名与制盐有关,而且不少地名用有灶/场等字,都是因盐而来。为了与海患作斗争,人们逐步认识到筑堤挡潮的必要。唐代淮南节度使判官李承主持修筑了第一个人工御海屏障--捍海堰(后世称为常丰堰),并主持开挖了有确切记载的第一条大型人工河--串场河。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