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 3、古代水利建设(工程、工具)概况 ① 古代大禹治水的传说。 ②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略) ③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④秦汉:灵渠。两汉:关中农民创造“井渠”;和合理规划关中灌溉;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⑤隋唐:隋于605――610年,开通了大运河;唐设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管理,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 ⑥明清:改进灌排工具。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1、井田制 A、基本特点: ①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②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③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B、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2、封建土地所有制 A、基本特点: 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二、古代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唐三彩 三、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私、家庭); 3、官营规模大、行业多、分工细、组织严、管理完善,长期占统治地位(供上层消费、精美); 4、私营主要供民间消费; 5、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自给、剩余出售) 小 结: “男耕女织”这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特征 大工业之前,手工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标志生产力发展,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兴起:汉代商运活跃。崔寔《四民月令》中的记载反映了乡村商业活动的活跃,虽然没有提到专门的市场,但已存在农副产品的季节性买卖。 “四民”指士、农、工、商。 (2)发展:唐代商旅往来频繁。 (3)繁盛: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地区。 (4)进一步发展:明代,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其中,晋商与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 二、“市”的发展(重点) 三、商业都市的兴起(重点) (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2)汉代的都市也因为商业的集中,出现了繁荣景象。王莽曾在长安和“五都”,即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著名商业都市,有建康、山阴、襄阳、郢州、交州。 (4)唐代除了长安、洛阳最为繁盛,广陵也是“雄富冠天下”。 (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夜市三更结束,五更又开晓市,此外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6)清代繁华的都市有苏州、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唐朝长安城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古代商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手工业发达的基础之上。 (2)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是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如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等多种贸易的全面繁荣;商业都市的兴起;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的出现等。 (3)为维护封建统治需要,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的传统经济政策。如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等。 材料一 凡水有灌溉者,碾铠不得与其争利;……仲春乃命通沟渎,立堤防;孟冬乃毕。若秋夏霖潦泛滥冲坏者,则不待时而修葺。……每岁府县差官一人以督察之;岁终,录其功以为考课。 ---《大唐六典》 材料二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