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控聚集性病例.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防控聚集性病例

病家的随时消毒 室内空气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 玩具、学习用品每天消毒:500mg/L有效氯擦拭、浸泡; 奶瓶、奶嘴和食饮具每天消毒:煮沸20分钟; 患儿衣物、被褥单独洗涤:70℃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 毛巾、尿布每次清洗后煮沸20分钟; 门把手、床栏杆、桌椅台面每天消毒2次:500mg/L有效氯擦拭; 地面消毒每天2次: 1000mg/L有效氯拖地。 病家的随时消毒 手消毒:看护人换尿布、处理粪便、接触皮肤疱疹后用0.5%碘伏棉球擦拭,作用2-3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 垃圾:喷洒10000mg/L有效氯溶液,作用60分钟; 污水:每升加4克漂白粉或2克泡腾片,作用60分钟; 排泄物、污染物:1000毫升加50克漂白粉;20%漂白粉乳剂2份加1份粪便,放置2小时。容器5000mg/L有效氯浸泡15分钟; 厕所:便盆、坐便使用后投入50克漂白粉后作用60分钟后再冲水。坐便器表面用500mg/L有效氯擦拭,卫生间拖把专用,使用后1000mg/L有效氯浸泡15分钟,清水清洗。 病家终末消毒 消毒对象: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儿奶嘴、奶瓶、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厕所、卫生间,垃圾,污水等。 分层包干 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实施网格化管理,按照社区、街道、乡镇、托幼机构进行划分,由包保责任人负责专人专管,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包保责任人负责的包保区域或机构内出现手足口病疫情,要进驻该区域或托幼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督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防控知识培训 分层培训; 培训人员:疾控机构相关人员、医疗机构相关人员、教育机构相关人员; 培训内容: 医务人员:手足口病基本知识、诊断标准、留观和住院指征、隔离病区和病人管理、控制院内感染的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等; 疾控中心业务人员:手足口病相关法律、法规、手足口病基础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 基层医务人员和防保人员: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隔离和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可疑病人转院与初步处置原则、公众预防指导原则和健康宣传知识等。 环境卫生整治 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居民生活环境卫生整治 目的:消灭病毒孳生环境; 要求:垃圾日产日清,不留卫生死角; 如何开展?结合健康宣传教育,居民小区内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托幼机构利用周末时间发动教职员工开展大扫除;包括清理外环境垃圾及杂物、开窗通风、晾晒衣被、擦拭门窗桌椅、餐具用具清洗消毒等; 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与教育、广电等部门密切合作; 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如有困难,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政府汇报,申请给予支持; 目的:5岁以下婴幼儿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宣传方式:宣传单、条幅、板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主题班会、现场宣教等 ; 重点场所:各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人口密度大和人群流动性大场所; 重点人群:医生、教师、儿童家长。 参考材料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长春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导意见》 《长春市手足口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长春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培训方案(2010版)》 《长春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技术方案》 “关于下发长春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流程的通知” 工作建议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开展学习,提高能力 分层包干,落实责任 重点区域,专人进驻 出现问题,及时报告 双阳区疾控中心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重点及流程 齐家镇中心小学 什么是手足口病? 病原: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20多种),最常见的为柯萨奇病毒A16 型、肠道病毒71型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 ) 排毒方式:咽部排毒(发病1~2周);粪便排毒(约3~5周);疱疹液(破溃时溢出) 潜伏期:3-7天 传播途径:肠道、呼吸道均可传播,主要通过人群间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用品)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不同病毒所致手足口病无交叉免疫 什么是手足口病? 流行地区:分布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流行季节:夏秋季节,我市为5-9月 流行特点: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速度快,短期内可造成大流行 临床症状:发热,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口腔内出现溃疡 并发症: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 皮疹特点: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疱疹、皮疹一般在一周内消退 预后:自限性疾病,1周左右自愈 疫情概况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该病,逐渐呈世界性蔓延 1959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