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内涵——砖雕
* * 砖雕,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装饰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1964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易县燕国下都遗址就出土了许多残砖雕刻,这说明砖雕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秦代的砖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陕西咸阳一带出土的空心大砖上,我们不仅能够看到龙纹、凤纹等较为单一的装饰纹样,而且还能够看到较为复杂的四方连续纹样和绘画式的山林狩猎纹样。其中有一块狩猎纹空心大砖,砖身雕塑有三层纹饰。上面两层纹饰完全相同,描绘了麋鹿、野猪、野牛、豺狼等野兽在山林中出没,造型生动,形态逼真,山林极具装饰性。最下面一层描绘了狩猎的场面,猎手挽弓搭箭,骑在马背上,追逐豺狼麋鹿,整幅画面主题突出,气氛紧张,动感十足。堪称秦代砖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西汉时期,随着国力的强盛,宫殿祠庙陵墓建筑的发达,砖雕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在河南新野县樊集吊窑曾经发掘过一批西汉陵墓计47座,其中就有37座使用了砖雕。 从现存的考古资料来看,西汉砖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铺地的方形花砖,砖身多雕饰连续的几何纹样,也有中间饰以吉祥文字的;另一类是用以装饰墓壁的空心大砖,这类砖雕体积较大 通常有三四十厘米宽、四五十厘米长 ,纹样也较为复杂,既有连续的几何纹样,也有人物车马、歌舞狩猎等纹样。这种砖雕在陕西西安、咸阳和河南郑州、南阳等地出土较多。 东汉时期,由于举孝廉制度的实行,导致“厚葬”相习成风。正如王符《潜夫论·浮侈篇》所说的那样:“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及养,死乃崇丧,或至刻金镂玉,梓梗楠,黄壤致藏,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在这种社会风气的浸染影响下,墓室砖雕极为盛行,工艺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东汉砖雕不仅图案更加丰富,而且地域性特点也更为突出。如河南洛阳一带常见饰以鸟兽纹样的空心大砖,南阳一带则盛行饰以连续的几何纹样的小砖,四川一带则更多描绘人物现实生活的方砖,当然这些特点都是相对而言的。 秦汉砖雕按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为几何纹饰类,这类砖雕现存最多,陕西、河南、四川都有发现,砖身纹饰多为菱形纹、规矩纹、田字纹,也有云纹和水波纹等。四川还发现过较多的钱币纹砖雕;第二类为动物纹饰类,这类砖雕砖身纹饰多为鸟兽鱼虫,在陕西、河南、四川、江苏等地出土最多。如陕西咸阳塬上汉武帝葬地“茂陵”附近,就曾经出土过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的砖雕,江苏南京附近也出土有类似图案的砖雕;第三类为人物纹饰类,这一类砖雕还可以细分成三个小类。 历史沿革 发展前沿 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提高。建于大安二年(1210)的山西侯马董玘坚墓室,在不足4.7m2的面积上,砖雕布满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结构的斗拱、拱眼、藻井、大门、隔扇等,以及屏风、几凳、花卉、鸟禽、人物、演戏场面等图案,其中站立在戏台口的生、旦、净、末、丑等演员运用圆雕技法,形象栩栩如生,是金代砖雕的代表作品。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墓室砖雕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例如,南京明孝陵宫城东西两侧的砖雕八字墙上雕刻大卷草折枝花等浮雕图案,安徽凤阳明代中都城址内须弥座上的折枝花和梅花鹿、云彩、龙等砖雕图案;同时,安徽、江苏等地的民间砖雕也有了发展。清代,北京紫禁城宫廷内墙面夹柱的通气孔也都使用砖雕,镂雕花鸟图案,牢固而美观,且利于空气流通。慈禧太后陵寝隆恩殿及其东西配殿的墙面也用砖雕贴砌而成,有的贴金,辉煌耀目。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太平天国将领李世贤的浙江金华府第,其前庭照壁的砖上雕刻龙、凤、仙鹤等图案,风格刚劲粗壮。清代民间砖雕除江苏、安徽外,在山西、浙江、福建、广东、北京等地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大多作为官吏、富豪、地主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等建筑的装饰,雕刻精巧,有的陪衬以灰泥雕塑或镶嵌瓷片,争奇斗胜,富贵华丽。清代后期,砖雕趋向繁缛细巧,具有绘画的艺术趣味。 中国砖雕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汉代-金代墓室砖雕,明代建筑装饰砖雕,清代得到了发展。 ??? 墓室砖雕: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墓室大量使用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