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_图文
21、在药品生产中,导致药品的微生物污各种要素包括:厂房环境的、制药用水、空气、操作人员、物料、设备。 22、 对制药用水的消毒方法除应用于水的本身消毒以外,还必须包括水系统中的设备、管道的消毒问题。 23、灭菌是指对所有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包括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或孢子。 24、消毒是指对病原微生物繁殖体的杀灭作用,但不能杀死芽孢等全部微生物。 25、洁净室(区)仅限于本区域生产操作人员进入。 26、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胡须,勤换衣服,勤洗澡。 27、在药品生产中,两种最常见的污染形式就是:尘粒污染、微生物污染。 28、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温度,pH值,水,氧,营养五方面,因此,在微生物的控制中必须从这些方面去考虑。 29、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为:空气、水、表面、人体。 30、防腐是在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作用下,能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措施,它能防止食物腐败或防止其他物质(如药剂)霉变。细菌一般不死亡。 1、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2、热原引入的途径有哪些? 3、微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 二、真菌 真菌是一类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包括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称为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并交织成团,称丝状菌或霉菌。 真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22~28℃,最适的pH值为4~6。其繁殖能力强,但生长速度比细菌慢,常需1-4周才形成菌落。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加热60~70℃ 1小时即被杀死,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和一些化学消毒剂有抵抗力,但对2.5%碘酒、10%甲醛则较敏感。 三、病毒 病毒属非细胞型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可在人、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寄居并引起感染。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它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作其遗传物质。病毒必须在宿主活细胞内寄生,依靠细胞提供的能量、营养物质及生物大分子合成机制,完成病毒的复制过程。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的传染病约75%是由病毒引起的。有些病毒传染性强,可引起世界大流行(如流感、艾滋病等)。 DNA与RNA 脱氧核糖核酸(缩写为DNA) 核糖核酸(缩写为RNA) 热原与内毒素 许多细菌、病毒和真菌(如酵母菌)都能产生热原。热原是微量即可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主要物质为细菌内毒素、胞壁酰二肽及其他抗原抗体复合物、半抗体原物质和某些药物(类固醇)等。 1、细菌内毒素一般指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主要是脂多糖。 2、细菌内毒素生物学活性可分为两类:一是致病作用,一是保护性反应。 3、其他理化特性①耐热性:120℃加热4h,可破坏98%。180℃加热2h或250℃加热30min,才可彻底破坏。②滤过性:其体积小,约在1~5nm之间,故能通过滤器进入滤液中。③具有水溶性及不挥发性。④能被强酸、强碱和氧化剂破坏 热原与内毒素 4、热原引入的途径 从溶剂中带进 从原料中带进 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进 制备过程中的污染 从输液器带入 热原与内毒素 5、消除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高温破坏法:可用180℃干烤3~4h或250℃干烤30min。 吸附法:一般选用活性炭。 蒸馏法:此法仅限于制备蒸馏水。 化学酸碱和氧化法。 离子交换法。 反渗透法。 凝胶过滤法。 超滤法 七 GMP与微生物 药品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产生、附着而给药品及生产环境带来不良影响。药品的微生物污染也称染菌。 污染药品的细菌:常见污染药物制剂的细菌是一些生命力较强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及一些霉菌,抵抗力弱的细菌一般不易造成污染。 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源: 空气、水、 厂房与设备、 药品生产用原辅料、包装材料、 昆虫和其它啮齿动物、 生产操作人员 一. 药品生产中微生物的生态学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 在药品生产中,减少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3种方法: ① 空气洁净技术采用的过滤方法 过滤是最常用的方法。过滤介质种类很多,例如:纤维素、玻璃棉或人造纤维等。空气净化装置可用于整个房间如无菌操作室,也可只限于操作区域局部如超净工作台。 ② 化学消毒方法 采用消毒剂作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 ③ 紫外线照射方法 采用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照射。 2. 制药用水中的微生物 常用的对水消毒的方法,与空气消毒的方法一样,也是化学消毒剂、过滤与紫外线照射3种。 ① 化学消毒剂方法 对水的消毒以化学消毒剂方法较常用,效果也最好。常使用次氯酸钠或通氯气。在使用中,应注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靓仔资料库讲义】2025资料分析理论实战讲义(合集)(1).pdf VIP
- 1993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doc VIP
- 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中小学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 VIP
- 科技驱动的滴滴出行营销模式研究.docx
- 《生物药研发策略解析》课件.ppt VIP
- 2023年在巡察动员会上的主持词 .pdf VIP
- GB_T 25849-2024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设计、计算、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docx VIP
- 国开城市管理学1-11章节自测.pdf VIP
-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规范(DB33-T 904-2021).docx
- 如何做好患者的跌倒评估和预防?.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