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教育的“酥油花”.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作教育的“酥油花”

创作教育的“酥油花”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再次浏览了几年前写的班主任日记,不禁感慨:生命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却有滋有味地流过的。   几年过去了。现在,作为校长的我继续当着班主任,当然也继续在写每天的班主任日记。这让许多朋友在敬佩我的同时,也向我表达了疑惑:“您那么忙,靠什么毅力坚持写下来的呀?”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几年前就回答过了--当时也有网友给我提出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我不觉得这需要什么‘毅力’,因为这是我本身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再忙再忙也要洗脸刷牙一样--难道每天坚持洗脸刷牙还需要毅力吗?写这样的日记,并不像有的老师想象的那么累那么苦那么坚韧不拔,因为用文字记录自己和学生每一天的成长,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今天,我还要补充说明的是,我用这方式,表达着我对我这份职业的态度。   最近我在对我校年轻老师进行培训时,谈到了职业幸福:“以什么心态对待自己的职业,将决定你的幸福感。当你对职业不满的时候,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如果我们把职业、事业和生活乃至人生都融为一体,不会觉得有什么累不累的。”   我认为,对待教育,可能至少有四种态度--   第一种是“应付”的态度。本来就不喜欢教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教书,觉得大材小用了,心情郁闷,于是只好应付了。没有教书育人的热情,只有怀才不遇的叹息,这样搞教育,不但自己痛苦,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也痛苦。当然,说到“应付”,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因为不熟悉业务,不适应新的生活,手忙脚乱,没有章法,不得不应付,这种应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新教师走向熟练之前必然要经过的一道槛儿。但是,能够做好却有意应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则太不应该--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孩子。这样的老师如果实在无法改变心态,不如改变职业!   第二种是“饭碗”的态度。既然做了教师,就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因为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饭碗。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教诲:“不要把教育当做饭碗,而应该……”其实,在我看来,把教育当饭碗无可厚非--作为教师不把教育当饭碗,吃什么?所以通过本职工作谋取生活的物质基础,一点都不耻辱。有人会说:“当成饭碗可以理解,但不应该仅仅把教育当做饭碗。”我说,应该允许有教师仅仅把教育当做饭碗,因为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普通人。而且,如果一个老师真正把教育当饭碗,因而珍视这个饭碗,怀着敬畏之心(怕失去饭碗)对待自己的职业--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比起教育家们的追求,这个境界也许谈不上有多么高尚,但绝对不低下。现在教师队伍中依然有少数教师,敷衍塞责,误人子弟,相比之下,忠于自己饭碗的老师同样令人尊敬。   第三种是“事业”的态度。应该看到,确有不少教育者不满足于仅仅把教育当饭碗,而是把教育同时也当做自己的事业。所谓“把教育当事业”,我的理解至少有两个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育的所有现象,都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自觉地(而非外在的强迫)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是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结合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等)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提炼等等。有事业心的老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不愿意简单地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上出新意;哪怕是富有经验的班主任,面对新的班集体,也努力追求带出新的个性与特色。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则还能给我们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收获。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教育者都把教育当事业,但是毫无疑问,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老师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第四种是“宗教”的态度。所谓“把教育当宗教”,就是为教育的一切付出,都不是来自上级的要求,也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当然,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已经具备),而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召唤。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是看领导的指示或“舆论导向”,而是基于自己的良知。上了一堂精彩的课,不会因为领导没有看到便感到“白上了”,而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功感;出现了一次教育失误,首先不是想到别人会怎样看,而是内心的不安和自我谴责。因为一切都是自己精神需求。把教育当宗教,必   然视学生为上帝。注意,这里所说的“视学生为上帝”不是迁就学生,而是从教育服务的终极目标来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因此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服从于这一点。把教育当宗教,意味着教师不会让教育带上庸俗的功利色彩,更不会把学生当做牟利的工具。写到这里,我想到几年前我去参观青海塔尔寺的时候看到酥油花的情景。寺庙的一个僧人告诉我,酥油花塑造工艺复杂,要进行大量的选料、配制、做模等前期工作。   由于酥油易融化,艺僧们徒手捏塑酥油花时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