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教师随笔:从陀螺到转动
幼儿教师随笔:从陀螺到转动 20xx年底,园长从重庆参加了教育部培训后,对我们进行了二次培训,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学习故事”。听完园长的讲座,我大受震动和启发,带着继续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强烈愿望,带着对学习故事的好奇和兴趣,我开始借鉴学习故事的理念,进一步学习《指南》精神,放手让孩子自由自主地学习和游戏。 正好,那段时间几个小朋友从家里捎来了现成的陀螺玩具,简单易学,很快吸引了好多小朋友。教室、过道、洗手间、院子里随处可见玩陀螺的身影。我开始模仿XX市三义里一幼的老师,尝试退到孩子身后。但放手初期,我的困惑、迷茫多多,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好多变化让我这个有着二十多年教育经验的老教师不知如何是好。 当看到孩子玩陀螺的疯狂,吵嚷声此起彼伏的教室,乱糟糟、一片狼藉的活动区,我真想上前阻止,命令孩子们把陀螺收起来,但一想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最后还是忍住,默默告诫自己:做任何事情总会有个过程的,既然选择了放手,那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教室里的玩具不被破坏、孩子没拿回家的情况下,孩子们想怎样玩就怎样玩。 事实上,在无数次的混乱、唇枪舌战和漫无目的后,孩子们终于找到了方向,陆续运用已有材料发现、探索出各种各样好玩的陀螺。如果当时我只是为了求稳,一味怕乱怕吵,不让孩子放开玩,那么后续一系列的主动学习很可能就会被我无情地扼杀。 所以,乱并不一定是坏事。活动初期,老师眼里的乱也许就是孩子们的忙。他们忙着找自己感兴趣、可做、可学的事。等这个躁乱期过去之后,孩子们很快就会进入探索期,一旦进入探索期就会很快进入创造期,一旦进入创造期高水平的游戏就会出现。 各种各样好玩的陀螺 一个月后,孩子们开始尝试新的玩法,自发地探索,发现了好多各种各样好玩的陀螺,神奇的陀螺活动开始了! 孩子们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拼装陀螺。比如,原来作为桌面玩具的螺丝积木经过简单拼装,变成了各种形状的积木陀螺。 但是,转动的方法和技巧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只有新源可以让积木陀螺总能转个不停。孩子们一有空就自发练习,新源也不断向大家传授经验:“刚开始发动时手要用力,速度要快,不要撞到其他物体,我转给你们看……”新源成了大家崇拜的偶像。在他的带动下,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自己拼装积木玩陀螺,不厌其烦,乐此不疲。 熟练掌握了转动的方法和技巧后,孩子们开始尝试运用其他材料。蒙氏教具里面的铁质嵌板、加餐的鹌鹑蛋、圆柱体、福禄贝尔教具等在他们手里都成了好玩的陀螺。一时间,整个活动室里的很多物品都转了起来。 活动初期,我也开始尝试借鉴学习故事,记录孩子们玩陀螺的学习故事。 你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惊奇,在我的印象里,积木怎么能当陀螺转起来呢?更不会想到铁质嵌板、鹤鹑蛋、福禄贝尔教具也能转起来。你们不顾我的阻拦,甚至从我挡住搭建区入口的桌子底下或橱柜隔层的空隙里钻进。你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挡也挡不住,看到你们玩得那么投入、开心,我很内疚没有放手让你们自由自在地游戏。活动中,你们的感染力吸引了好多同伴加入到玩陀螺的游戏中,按自己的想法去支配材料。一开始,你们的陀螺不能转起来,你们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动脑,逐渐掌握了让它们转动起来的方法和技巧,逐渐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有了创新。看到你们痴迷于让各种东西转起来的兴趣和劲头我都很羡慕。我忽然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你们身边”。 陀螺大王的蜕变 在支持孩子们的主动学习,尝试写故事、读给孩子听的过程中,我也开始把对孩子的观察和理解从面变为点,开始更多关注个体,比如新源。 以前的新源经常偷偷把班上的玩具放到自己的衣橱里,找机会窝在洗手间里一玩就是半天,甚至把玩具偷偷带回家去玩。为此,他也没少挨老师、家长的严厉批评。 自从我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不再说那么多“不行、不准”,自从孩子们可以自主选区,自由结伴,自由、自主、自发地游戏以来,新源变了。 他每天都进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尽情玩着自己喜欢的玩具,间隙里才去喝水,吃水果、点心。玩得正兴起时再也听不到突然响起的喊停声,他倍感舒心。甚至,老师还肯定他是玩陀螺的高手,帮忙设置了陀螺游戏区,并顺势安排他为“陀螺大王”,负责陀螺区的管理工作。 新源变了,再也不会把玩具藏起来或者带回家。因为是“陀螺大王”,他每天都会带领小伙伴探索一些新的可以转动的物体。 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孩子体验转动的快乐。渐渐地,他们不再只是满足单纯地转动,开始仨俩一群或一小组进行比赛。如果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也学会自己解决,比如两个人比赛就轮流玩,三个人以上就通过“剪子、包袱、锤”游戏确定次序。这个过程中,新源处理同伴交往矛盾的技能也不断提高。而且,老师的肯定、小朋友的追随让新源成了一个有责任感的小领导,阳光般的笑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