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焙烧习题1
炭素焙烧工 第九章 铝用炭阳极焙烧 ? 9.1 焙烧及焙烧的目的 9.1.1焙烧的定义: 炭素生坯在填充料保护下(防氧化、变形),隔绝空气进行高温热处理,使煤沥青炭化的工艺过程称焙烧 9.1.2焙烧的过程及作用: 煤沥青 沥青焦 粘连骨、粉料 连接成整体 理化性质变化 改善(机械、理化)指标。 9.1.3焙烧的目的: 1.排除挥发份:挥发分,降低热稳定性。生品约13~16%——0.5%;沥青中石油质、沥青质、游离碳受热发生蒸馏、分解、缩合反应,使低分子芳、烷烃挥发排除,同时内部结构变化。——可极大改善性能指标; 2.粘结剂焦化:形成焦炭网格、牢固连接骨料——使制品硬化、韧化、降阻、形状固定---缓慢焦化,焦率高、质量好。结焦率50~60%; 3.固定几何形状:焦化后两种焦性能趋同,热固性提高,使制品形状长期固定; 4.降低比电阻:分解、聚合、挥发排出及整体焦化,沥青聚合生成大的六角碳环平面网及大π键,比电阻由10000降到50 μΩm ,变成良导体。 5.体积充分收缩:是充分收缩过程。径向1%;纵向2%,体积2~3%,真密度增大,提高抗氧化、耐腐蚀和导热性能。 收缩主要与温度有关。还与受压程度、粘结剂质和量、煅烧程度和升温速度及焙烧条件有关。300~400℃收缩剧增,持续到800 ℃,之后收缩下降。 9.2 铝用炭阳极的焙烧 9.2.1 炭阳极的焙烧过程 一、煤沥青在加热过程中的反应 焙烧的实质:煤沥青焦化形成粘结剂焦的过程 稠环芳烃 热分解----环化----芳构化----缩聚----成焦。 二、煤沥青的热反应过程 从300℃开始 ,前期:热分解为主; 后期:热缩聚为主。环数增多 热稳定性增大 450~500℃,成半焦; 700~750℃成粘结剂焦; 750℃以后结构重排。 三、煤沥青热反应的五个阶段 1、软化阶段:100~ 230℃ ——预热、塑性阶段。 温度差、压力差——迁移、扩散、流动。 2、热分解阶段:230~ 400℃ ——大部分挥发分排出。 3、中温焦化阶段:400~ 500℃——缩聚、半焦形成。 4、高温焦化阶段:500~ 700℃ ——成粘结剂焦,继续收缩。 5、性能完善、提高性质阶段:700~ 1000℃ 彻底焦化。 四、焙烧过程的影响因素 ——温升过程、气氛、压力、装炉方法、填料质量等。 五、生坯焙烧的特点: ——沥青的热缩聚反应在固体炭材料颗粒表面(含气孔)进行,焦化过程会提前发生,同时它是一种颗粒、粘结剂的共炭化过程,另外在特定气氛下提高了结焦率 六、工业焙烧过程 (共四段) 1.低温预热阶段:——1p ~200℃(明火350℃)——主要为沥青软化、排出附着水、干燥和预热制品。重力效应、温度梯度效应和毛细管作用——沥青剧烈迁移。升温速度宜快——炭碗塌陷、内裂、密度不匀或空头。 2.中温剧变阶段——2~3p、4p 重点控制、管理区 炭素制品的温度在200~700℃之间(明火350~850℃)。排出挥发分,粘结剂焦化。其中:200~300℃ ,先后排化合水、氢化物、轻馏分;350℃起?,分解、聚合,排量增加;500℃,半焦;570℃后开始焦化。——应均匀、缓慢升温(特别300~500℃,2~3℃/h)——裂纹、疏松、体密度低;挥发分燃烧不充分,控制难,热效率低。 3.高温焙烧阶段——5~6p 700~1100℃ (明火850~1300℃)。焦化基本完成,排出残余挥发分,焦化更彻底,提高理化指标。——明火900℃后。 宜加快升温,高温保温15~20h——烧透、温度均匀。 焙烧控温原则——“两头快,中间慢” 4.冷却阶段——缓冷7~10p + 强冷11~13p 焙烧结束,制品从四周开始冷却。但内部温度可能还在继续升高,同时还伴有收缩,而 制品表面收缩已停止,这就加剧了炭素制品各部分体积变化不均匀而产生内应力。随着冷却的继续,炭素制品的表面再次收缩,因而使炭素制品的内应力降低,如果表面部分冷却速度超过内部,又重新使内应力增加,导致炭素制品裂纹,所以冷却过程应缓慢进行。冷却降温速度应控制在50℃/h,太快对炭块质量和炉体寿命都会产生影响。一般400℃以下可以出炉,一般工厂都控制在200~300℃以下。 七、焙烧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nesthetic Concerns for the Patient With Renal and …:在肾脏和患者的麻醉问题….ppt
- Analysis of Intraoperative Capsular Trauma Induced by a :术中囊损伤诱导的分析.ppt
-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麻醉对剖宫产.ppt
- Angiology脉管系统-郧阳医学院.ppt
- Annexure D - Secure non secure items附录D -安全的非安全项目.ppt
-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ppt:sectionppt麻醉对剖宫产.ppt
- AnticonvulsantTherapy-BCEpilepsySociety:抗惊厥疗法-公元前癫痫协会.ppt
- ansys功课3-网格划分演习[整理版].ppt
-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1a-1e)习题课件.ppt
- ASMEIII附录VI圆形显示评定标准(2001版-自译).ppt
最近下载
- 1.1 蓄电池的检查与日常维护 课件(共28张PPT)《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同步教学(机工版·2020).ppt.pptx VIP
- 电导率分析仪PRO-C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PPT.pptx VIP
- FSC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制度文件表单一整套.doc VIP
- LG TS16TH说明书 用户手册.pdf
- 智能体互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年)-.docx VIP
- 廉洁职业保证措施.docx VIP
- 考务工作手册(发给考务和监考) .pdf VIP
- 2023年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2(excel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