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1771) 毛首鞭形线虫 ,呈世界性分布。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可引鞭虫病(trichuriasis)。本病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蠕虫病之一,与蛔虫病、钩虫病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在我国距今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古尸中证实已有此虫的寄生。 一、 形态 1、成虫 : 前端细长,约占整个虫体的3/5,后端短粗。 雌虫长35~50 mm,尾端钝圆,阴门位于虫体粗大部前方的腹面。 雄虫长30~45 mm,尾段向腹面呈环状卷曲,有交合刺1根 。 二、生活史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内,严重感染时,亦可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寄生。雌虫每日产卵约1000~7000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泥土中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约经3~5周即可发育为感染期卵。经口进入人体后,在小肠内,幼虫逸出,移行至盲肠,以其纤细的前端钻入肠壁粘膜至粘膜下层组织,后端则裸露在肠腔发育为成虫,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 感染期虫卵至成虫发育约需时1~3月。鞭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5年。 三、 致病作用 1、致病机理:由于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的刺激作用,可致肠壁粘膜组织出现充血、水肿或出血等慢性炎症反应。少数患者可有细胞增生,肠壁组织明显增厚,以及在炎症基础上形成肉芽肿等病变。严重感染者可致慢性失血。 2. 临床表现:临床轻中度感染者为多见,感染者常无显著症状,偶见腹痛,右下腹痛,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便秘、低热及过敏现象等症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一般不增加,或仅有轻度增加。 重度感染寄生的虫数在1000条以上,儿童多见。最常见的症状为慢性腹泻,伴有腹痛和里急后重。约半数重症患者可有直肠脱垂。患者常有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消瘦、贫血等其他营养不良的表现。腹部常有压痛,以右下腹为甚。 四、诊断 1、症状和体征:对卫生习惯不良的儿童,长期有慢性腹痛、腹泻者,应考虑本病。 2、病原学检查: (1)粪便检查:可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沉淀法及饱和盐水浮聚法等。 (2)乙状结肠镜或直肠镜检查:镜检如发现成虫,即可确诊。 五、流行 1、流行概况 鞭虫全球性分布,在热带及温带地区常与蛔虫感染并存。我国鞭虫平均感染率为19.9%,以10岁~14岁年龄段感染率为最高,达26.4%,这可能与儿童卫生习惯较差,以及接触感染期虫卵的机会多有关。 2. 流行环节 (1)传染源:人是鞭虫病的唯一传染源。 (2)传播途径:因接触被虫卵污染的泥土、蔬 菜,经口食入感染期卵。苍蝇、蟑螂等亦 可作为传播媒介。 (3)易感者:人群对鞭虫普遍易感。 六、防治 1. 病原治疗 丙硫咪唑(阿苯达唑):首选药物,剂量400mg,顿服。 甲苯达唑: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2、预防 (1)加强卫生宣教:普及卫生知识,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2)加强环境卫生:保护饮用水的清洁及加强粪便管理,特别是教育儿童不要随地排便以及避免在可能污染虫卵的地上游戏。 (3)对病人和带虫者应重视驱虫治疗。 * * 2、虫卵: 呈纺锤形,大小约为(50~55)um×(22~23) um ,黄褐色,卵壳较厚,两端各具一个透明的卵塞。卵内可以看到分裂为2~4个。 鞭虫寄生于结肠 鞭虫造成的直肠脱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审美形上学 一、美育的提出 二、审美形上学释义 三、审美形上学的三种形态 四、追求自由的三重境界和意涵 五、走向未来的中国当代审美形上学 六、研讨思考题.ppt
- 判别分析 1.判别分析的基本原理 2. SPSS判别分析 3.本章小结.ppt
- 生物药剂学 1生物药剂学概述.ppt
- 关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转型升级(陈建平).ppt
- 中级化学实验(Ⅲ) 实验41 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的迁移数.ppt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ppt
- 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 实践四典型搜索引擎训练.ppt
- 声速测定: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实验内容.ppt
- 第十五章 内部审计(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ppt
- 材料实验技术基础教案 实验四 彩色金相技术的应用(重庆工学院).ppt
- 公关三要素小结 公共关系:工作目标、工作职能和工作原则.ppt
- 科研经费过程管理要点解析(浙江大学).ppt
- 非实验性研究(吴蓓雯).ppt
-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生物合成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第四节 结构研究方法.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