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铁路与沿线云南城市近代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滇越铁路与沿线云南城市近代化

滇越铁路与沿线云南城市近代化   摘 要 云南作为中国西南边疆省份,城市近代化起步相较之东部沿海地区晚,但是在近代化过程中有着自己的特色,其近代化与交通发展紧密相连,云南城市的近代化发展也与铁路紧密相连,尤其是1910年滇越铁路贯通之后对铁路沿线的城市近代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云南 城市 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云南居于中国的西南边陲,由于矿藏丰富,自古以来便以出产有色金属著称,尤其以锡、铜久负盛名。与此同时云南地里上北接四川,能直通天府之国;南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是联通四川盆地和沟通东南亚各国的交通要冲。但是由于云南山高谷深,坡陡路险,交通不便,于是造成了城市化发展缓慢。1910年滇越铁路贯通,全长858千米其中在中国境内有466千米,沿线城市主要包括马关(河口)、蒙自(碧色寨)、开远、曲溪、弥勒(巡检司)、宜良、路南、澄江、呈贡、昆明十个城市,这些城市随着铁路的开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滇越铁路沿线城市人口的变化   城市人口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地方城市化的重要指标,其主要特征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而人口的增长则可以分为自然增长,既人新生人口的数值;人口的机械增长则是通过人口的迁移而带来人口数量的变化。云南地处西南边疆,自古以来交通不便,且交通运输方式落后,多以人背马驼为主,偶尔有水路运输,但是由于红河水域水流量不稳定,夏天湍急,冬春较为平缓,运输也不稳定,所以传统商路沿线的城市商业不发达、商户较少。这些地方的人口的增长多以自然增长为主,而机械增长只占人口增长过程中极小的一部分。   滇越铁路修建时期,各县(市)的人口均较少,云南省首府所在地昆明市的人口仅有85000人,建水由于所辖区域面积较大人口较多(179659人),个旧市人口最少(10682人)。从1910年的人口等级分布来看,70000人以下的区域多达7个,70000到100000人的区域有3个,而100000到180000人以上的区域只有2 个。但是随着1910年滇越铁路的贯通,这些地方的人口发生了变化。如若按照中国近代(1850―1950) 的平均人口增长率为年均5‰来计算以1910 年为起点, 1932 年滇越铁路沿线将有8 个县市的人口在70 000( 含70 000) 人以下,但实际情况表明,滇越铁路修建时期,其沿线各县(市) 的人口还较少,而运行约20 年以后,到1932 年各县市的人口迅猛发展。以昆明和蒙自为例,昆明1910年时仅仅只有85000人,但是随着铁路的贯通,滇越铁路的通车大大提高了昆明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商业贸易范围扩展,经营商品种类增加,数额上升,店铺增多,各种贸易公司不断开业,昆明城区范围扩大,城市人口急增1932年的人口达到了143700人,人口较1910年增长了69.1% ;而蒙自1910年有60912人,滇越铁路通车使铁路沿线地区骤然成为一个开放型的区域,导致农产品商品化加快、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农村手工业发展,使原来处于农村的一些地区一跃而成为商品集镇,非农产业人员增多,大量洋行、公司、商号的存在迅速拉动了本地人、外地人的就业,促进了人口规模的增长,1932年时候人口达到了131587人,人口较1910年增长了116%。   滇越铁路沿线的其他城镇,如河口原来是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的一个停船码头,原来仅有3~5户人家,滇越铁路通车后,由于其位于中越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很快发展为有900 余户4000余人、20余家商店行号的小城镇;如石屏县从事手工业的人数达21878人,商人8047人,务农者仅19526人,非农业人口大大超过农业人口,还有碧色寨,这个距蒙自县城仅11公里,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原名“壁虱寨”;滇越铁路1903 年开始动工兴建后,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成为一个滇越铁路上集旅客、装卸、搬运、贸易为一体的集市及运输繁忙的特等站,当初穷乡僻壤落后的小村,一夜暴富,成为知名度高于蒙自、个旧等城市的“小香港”,成为云南省进出口贸易及内地所需生产、生活物资的重要中转枢纽盛极一时,全镇人口约2 000 人。因此,可以看出滇越铁路的建成大大地促进了所经之处城镇的人口的机械增长,而人口的增长也大大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云南边疆的城市逐渐向近代化方向发展。   2滇越铁路与沿线云南城市经济的发展   滇越铁路通车之前马帮成为云南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拉动力,这种形式带来的城市商业化发展缓慢,容易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是一种相对原始的商业化。在滇越铁路通车以前,云南与外界的交通极为不便,因而所需的生活必需品主要依靠本地区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同时也依靠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地的传统运输途径获得。而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滇越铁路的通车打破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