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心理咨询 -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和评价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 陈永胜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Email:Skyc0135@ 主要内容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定位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特色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具体设计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效果评价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定位 ◆地方课程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批准设置的中小学课程叫做地方课程。 列入地方课程的教材和教具必须经过上述主管部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批准。地方课程的课时一般约占学校整个课时计划的20%。 从山东省地方课程的试点情况来看,地方课程被划分为自然探究、社会探究、文化探究三大类,心理辅导活动课归属于社会探究类课程。 2003年5月,通过向全国招标,山东省批准25个科目为全省首批地方课程立项科目,其中包括以心理辅导活动课为特色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两个科目。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共36课时;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为初中1~2年级学生,共36课时。 ◆校本课程 由中小学根据学校实际需要自主设置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或学校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一般约占学校整个课时计划的5%。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学校自主 确定。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特色 整合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因此,该课程必须首先体现整合性特点,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因素发展,尤其要重视学生情绪、个性、人际适应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通过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延展主题,突出主题构建的针对性和选材角度的灵活性,以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优化。 三、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的 基本理念与原则 ●必须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必须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防止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 ●防止传统的学校活动模式的影响 发展性原则 活动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并且要适当反映未来社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要求。如创新意识的培养,适应能力的训练等。 参与性原则 活动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满足学生的参与愿望,体现自助——互助——他助的团体动力学要求。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这一原则显得格外重要。 多样性原则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在形式上要力求新鲜活泼,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只要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为学生喜闻乐见,就可以尝试。但也要注意防止只追求形式多样,而忽略教育内涵的偏向。 可操作性原则 心理辅导活动无论在目的、步骤还是指导要求方面,都应当具体明确,既方便教师使用,又利于学生实际操作。 四、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的理论模型 ●全人教育模型 该模型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 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提出(2000) 。 ●心理素质培养模型 该模型由浙江师大心理研究所硕士生导师陈永胜研究员提出(2001) 。 五、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具体设计 ◆设计类型 ●单项目标设计 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从某一侧面或某一问题入手,对学生进行比较具体的心理健康辅导。 从国外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情况来看,大多采用单项目标设计的方法。单项目标设计的优点是重点突出,问题集中,针对性强,比较灵活,因而是中小学心理辅导的活动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 综合目标设计 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需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进行具有整合意义的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辅导。 综合目标设计的关键是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要有较好的认同性,同时所确立的各项具体指标(包括年级活动目标和辅导建议以及每一活动的目的和辅导建议的要点)一定要具备可操作的特性,这样才能体现综合目标设计的优点。 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实践中,我们 采用了综合目标设计的方法。 依据我们自己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我 们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 6 项指标: 学习指导(包括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习与应考技能、纠正不良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等内容) 智力开发(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开发等内容) 情绪陶冶(包括识别情绪、体察情绪、沟通情绪、强化积极情绪、排解消极情绪等内容) 个性塑造(包括发展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优良性格的特征和意义、认识性格缺陷的表现及危害等内容) 品行培养(包括深化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克服不良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等内容) 适应训练(包括人际交往指导、应激情境模拟、生活节奏调控、耐挫折力训练等内容) 每一指标均设计了18项活动。这些活动的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