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电影插曲《音乐之声》音乐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电影插曲《音乐之声》音乐特点

浅析电影插曲《音乐之声》音乐特点   电影《音乐之声》由同名音乐剧改编,是一部音乐影片。笔者主要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旋律特点、演唱风格、音乐与情境的融合四个方面分析介绍电影《音乐之声》歌曲的音乐特点,体现歌曲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百唱不厌的生命力。   一、电影《音乐之声》歌曲的创作背景   电影《音乐之声》的创作取材于奥地利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修女玛利亚在一位退役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由于其性格活泼开朗,热情奔放,深得孩子们的喜欢,因此成就了一段姻缘。由于看不惯纳粹的丑恶行为,不愿屈服于纳粹的统治,上校一家组成了“特拉普家庭合唱团”,逃亡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他们纯洁的心灵和优美和谐的声音感人至深。电影《音乐之声》是由它的同名音乐剧《音乐之声》改编而成的。1965年福克斯公司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并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响等五项大奖,及最佳女主角等五项提名,被称为是“电影中之完美精品”,在美国一直常映不衰。词曲作家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在本片中作了较大改动添加了多首新的歌曲,影片中歌曲的旋律丰富多变,深受观众喜爱。曲作家罗杰斯著有1000多首歌曲和十几部歌剧,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和谐是他在作曲中的追求和目标,其特点就是旋律简单而优美,简单中又不乏高度的技巧。电影《音乐之声》就是他这种创作风格的典型代表。   由于影片《音乐之声》的拍摄点是在欧洲的奥地利及阿尔卑斯山,因此本片的音乐创作加入了一些具有奥地利民间音乐风格及欧洲音乐色彩的元素。整部影片以音乐贯穿,用音乐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和坚信祖国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心。影片中有多首歌曲,如表达玛利亚亲近、热爱大自然的《音乐之声》,自由、欢快的《孤独的牧羊人》,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忠诚和眷恋的《雪绒花》以及幽默搞笑的《哆来咪》等,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歌曲的民族色彩和乡村风情都为这部影片增添了不同的音乐色彩,其优美的旋律早已随着影片传唱世界各地,广大中国观众也耳熟能详。   二、歌曲的旋律特点   (一)具有奥地利民歌特点   萨尔茨堡是影片拍摄时场景的主要采集点,玛利亚是现实存在的人物,曲作家罗杰斯根据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配上具有奥地利民歌风格的音乐旋律,达到了人、声的和谐统一。奥地利曾经被德国侵占,是德国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地理上的原因,影片歌曲的风格也较丰富多彩。总的来说,奥地利音乐比较强调音乐的感官性,节奏活跃,情感丰富,曲风热情、奔放,歌曲中充满了对幸福、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1、采用“约德尔”唱法   “约德尔”一词的原意是,交换使用胸腔声和头腔声。这种唱法及其歌曲最早产生于阿尔卑斯山北麓的瑞士德语地区,后来传播到全瑞士和奥地利以及德国南部,是欧洲民间音乐的一种。传统阿尔卑斯地区的村民们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词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传达各种信息。久而久之,这种呼喊就发展成为“约德尔”唱法。(王耀华,王州,世界民族音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04)“约德尔”曲调较活泼、激昂,主要以演唱中高、低音区真假声快速的交替为特色,在歌曲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处常常加入一些不含语意的衬字乐句或段落,歌手们在演唱过程中经常进行即兴的加花修饰,尽情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如:《孤独的牧羊人》,此曲在《音乐之声》中是一个木偶剧音乐,E大调,大调色彩的旋律使歌曲显得明朗、欢快、跳跃、轻松、幽默。曲子中多次使用了大跳和八度(5 5),演唱过程中真假声不断地交替转换,牧羊人以歌唱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快和对女孩的爱意,这些都是“约德尔”唱法特点的体现。   2、采用分节歌的结构特点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玛利亚为了让孩子们感到安心,减少对闪电和雷声的恐惧,给他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而后编成了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的歌词运用了诗歌的形式,每句的最后一字都采用了押韵的写作手法。简单、富有童趣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调,体现了分节歌的特点。如:《我心爱的一切》。   在这首歌曲中,词作家很好的抓住了孩童的心理特征,通过让孩子们想象一些可爱的和美好的事物来放松他们惶恐不安的心情,同时又采用了诗歌的形式,每一乐句歌词的字数相同、对称,最后一字押韵,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整首曲子听起来既欢快又抒情。   (二)歌曲的节奏与节拍   音乐剧大师通过对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影片内容的理解,为本片谱写了一首首富有不同感情色彩的音乐作品。为了表现不同情境下人物的性格特征,歌曲的风格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它的旋律及节奏、节拍上。   1、节拍   欧洲歌曲大部分采用的是均分节拍,如:2/4、3/4、4/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