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培训讲义
抚顺热电公司 1.公文的定义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实施领导、处理公务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或法定效力的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或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或的重要文字工具和手段。 2.公文的特点 3.公文的作用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按照一定程序和格式处理各种公务的行文都称之为公文,泛指在处理各种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所形成并使用的常用文书,又称事务文书。因此,广义的公文是指在公务活动中用以上传下达、处理问题、反映情况、联系事务、商洽工作的具有特定效力和惯用体式的文书。 ★狭义的公文,则专指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各自正式规定的主要文种。 根据公文分类方法的不同,可将公文分成多种类别,以下介绍两种常见的分类法: (1)根据公文的作用分类 a.领导指导性公文: 命令(令)、意见、决定、通知、通报、批复、会议纪要 b.呈报性公文:议案、报告、请示、意见 c.商洽性公文:函 d.公布性公文:公告、通告 (2)根据公文的行文方向分类 a.下行文。b.上行文。c.平行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有13种: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 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 会议纪要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年中央办公厅)中有14种: 决议、指示、决定、意见、通知、通报、 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 会议纪要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2012年4月)共有15种: 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集团公司采用了上述15种公文中的9种,具体为: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 请示、批复、函、纪要。 公文、文书、文件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同的,可通用,但也有一定区别,主要表现在外延上的不同。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2.公文的构成要素 材料——文章的“血肉” 主题——文章的“灵魂” 结构——文章的“骨架” 语言——文章的“细胞” (1)公文的材料 是形成观点的基础,是表现观点的支柱 材料的使用要点: ①材料要点面结合既有综合概括性的数据和概况,又有具体深入的事例的典型情节。 ②材料之间要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各部分、各类、各个材料以主题为核心,综合说明总体情况。 ③材料要处理好详略关系最切题的材料、最典型的材料、最新的材料要详细;反之则略。 (2)公文的主题 公文主题“三要素” 中心思想、原委背景、行文目的 公文的主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单位领导 工作实践 文件文献 (3)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结构方式具有程式化的特点: “五个要素——三个部分” 五个要素: 依据——公文制作的原由、背景、政策、理论、法规等;目的——公文达到什么意图;文种承启语——以文种为动词的过渡性语言;事项——公文的具体内容,是公文的重点;要求——提出希望、要求。 三个部分:前言;主体;结尾。 关于给予侯艳春同志表奖的决定 各部门、各单位: 办公室员工侯艳春在上班途中捡到一个钱包,没有据为己有,并将钱包还给失主,为企业争得了荣誉①(依据)。为表彰侯艳春同志的拾金不昧行为,促进公司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②(目的),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③ (文种承启语) 给予侯艳春同志颁发奖状和奖金20元;……④(内容) 希望侯艳春同志,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捡到更多的钱包,为企业争得更多的荣誉。⑤ (要求) 抚顺热电公司 2012年12月12日 (4)公文的语言 公文的语言有以下特点: ☆准确:是公文语言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行政公文的内容必须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即必须精心选择和反复推敲字、词、句。善于辨析词语,区别词的感情色彩,注意分清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防止误用或产生歧义。句子必须合乎语法和逻辑。 ☆简练:就是简要、精练,辞约而意丰。 ☆庄重:就是严肃、郑重,这是由公文的严肃性、法定强制力和行政约束力决定的。 ☆得体:是指公文的语言运用要与公文的行文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的特定需要相适应,使收文对象产生与行文目的相一致的心理效应。上行文做到恭而不卑、平行文谦而有度、下行文严而不酷。 例: 口语:改革开放后,农民的钱包一年比一年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就像吃甘蔗越吃越甜。 公文: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收入年年增加,生活越过越幸福。 开端用语 : 为、为了、根据、据、遵照、依照、按照、按、鉴于、关于、兹、兹定于、今、随着、由于。 公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