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渤海某油田利用模块钻机调整井钻井作业难点与对策
渤海某油田利用模块钻机调整井钻井作业难点与对策 摘 要: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进行,老油田在后期调整作业阶段面临着钻机设备老化、防碰严重以及储层保护要求严格等共性问题。渤海某油田为完善边部注采井网、提高边部储量控制程度,提出利用剩余槽口增加4口大斜度井,增加储量动用程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在设计阶段和实施过程中,针对该采油平台住宿能力有限、模块钻机设备老化、表层防碰严重、大斜度底砾岩段长钻具易损坏以及储层保护要求等问题,通过人员结构优化、设备管理改造、井眼轨迹优化、钻头和钻具优选以及储层保护工程技术措施的应用,最终顺利完成本批次调整钻井作业,为后续渤海油田此模式下的调整井作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储备。 关键词:调整井;大斜度井;模块钻机;设备老化;钻具优选;储层保护 1 工程概况 渤海辽东湾某油田为一个近南北走向复合断块构造,其东侧和北侧均以辽西1号断层为界,西侧呈斜坡向凹陷倾没,受辽西1号断层影响,派生出一系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次生断层,把整个构造自北向南分为3个断块,即1号、2号和3号块。建有开发平台一座,分南北两个槽口区域,A区有5×8共40个槽口(包括单筒双井槽口1个),在2005~2007年间完钻41口井,B区为后期新建外挂有5×6共30个槽口,2009~2011年间完钻26口井,集中开发阶段采用模块钻机及其配套设施模式。2012年6月为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油藏部门研究决定利用剩余槽口布置四口大斜度井(井身结构:444.5mm井眼×339.7mm套管+311.2mm井眼×244.5mm套管),以完善边部注采井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 2 作业难点分析 目前渤海油田正处于深入开发阶段,钻井船资源较紧张,利用采油平台钻修机、模块钻机进行调整井作业的方式越来越普遍。而这种模式存在采油平台住宿紧张、钻机设备老化、防碰严重以及储层保护等诸多问题。 2.1 人员住宿量有限 非钻井作业时间,该采油平台在满足救生能力条件下的核定最高住宿人数为120人,定员41人,同时有调剖作业人员11人,而钻井作业人员量限定在68人以内,这给保证正常作业人员量带来极大的压力。 2.2 模块钻机设备老化 在设备方面,由于该模块钻机设备使用时间较长,主要设备老化较为严重、极易损坏,比如配置的TD500PAC顶驱系统,目前该型号在用顶驱唯此一台,2台3NB1600型号泥浆泵存在活塞偏磨等情况,原钻台配用的液气大钳已经使用了7年,部件老化使用效率低,如B27和B29井修理时间均达到单井建井周期的12%,给作业带来极大的潜在风险。 2.3 防碰问题严重 本批井所用槽口是该平台最后的四个槽口,在周围已钻井轨迹的围绕下,此四口井均存在严重的防碰风险,尤其浅层防碰问题突出,如表1。 2.4 底砾岩段长、钻具易损坏 钻井在本区揭示的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平原组、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东营组,其中东营组东二段为该油田的主要含油层系,馆陶组底砾岩岩性为:浅灰色砂砾岩为主,部分灰白色,砾石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火成岩岩块,少量燧石,砾径2~3mm,最大4mm,棱角状,砂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及暗色矿物,中粗粒,分选差,泥质胶结。本批次井311.2mm裸眼段平均长2225.25m,其中馆陶组底砾岩井段平均219.75m,井斜70.74°,钻具容易损坏,增加作业的困难,如图1为已钻井出井钻头照片。 2.5 储层保护 对于采出井而言,钻井的真正目的在于最终油气量的产出,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将储层损害程度最低化是储层保护的首要要求。 3 主要技术措施 3.1 优化人员结构 为保证作业的进行,且满足安全救生能力要求,作业前优化人员结构。削减井口作业人员,将安装套管头、油管四通、座套管卡瓦等井口相关作业交予井队负责,并在作业钱进行培训、考核;减少地质录井人员数量,将捞砂工作直接交由地质师负责;限定作业监督数量,白夜班各1人。优化之后人员少而精,在不使用生活支持船的情况下,同样顺利地完成了作业,这为今后调整井作业队伍精简化做出了典范,也为模块钻机独立作业的作业模式指明了方向。 3.2 钻前、作业中加强设备管理 针对设备问题,钻井作业前组织各路专家、技术人员对各设备进行全面梳理,更换所有有问题部件,对大型设备试运转,各单项设备达到正常条件后,进行所有设备的联合运转,以此检验设备能力以及潜在问题;制定严格的设备保养规定,尤其加强顶驱的保养要求;现场备足各类备用件,梳理作业周围平台设备情况,做到有需要及时可调用。 3.3 优化轨迹、作业过程防碰监测 3.3.1 优化轨迹设计 造斜方面,一般造斜点由外向内逐步加深,同时相邻井的造斜点深度错开30m以上[1],以防止井眼间窜通和磁干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外社交媒体营销及绩效优化.pptx VIP
- 指导青年教师活动记录.doc VIP
- 冰雪奇缘中英文台词完整版.pdf VIP
- 名词的单复数教学完整ppt课件.pptx VIP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4优质课公开课Unit 4 Project.pdf
- 珊瑚鱼识别:热带太平洋 Reef Fish Identification:Tropical Pacific[英文版].pdf VIP
- 指导青年教师活动记录.docx VIP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docx VIP
- 文华财经期货软件指标公式源码外汇期货买卖提示指标公式.doc VIP
- 包头东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500吨新工艺明胶建设项目竣工.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