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各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虫夏草【性状】 药材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 1.虫体似蚕,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环纹明显,20~30条,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全身有足 8对,中部4对较明显;2.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3.头部生有细长棒球棍状子座,细长圆柱形,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4.质柔韧,断面类白色;5.气微腥,味微苦。【显微鉴定】虫体横切面:呈不规则形,四周为虫体的躯壳,其上密生长20~40微米的绒毛;躯壳内有大量菌丝,其间有裂隙。子座横切面:子囊壳近表面生,卵圆形至椭圆形,基部陷于子座内;中央充满菌丝,有裂隙。【化学成分】含有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肪、甾醇、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类成分。【功效与主治】性平,味甘。补益肺肾,止血化痰。绵马贯众【性状】1.长倒卵形,稍弯曲、上端圆钝或截形,下端狭尖,有的纵剖为两半;2.外表黄棕色至黑褐色,密布整齐的叶柄基部及膜质鳞片,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3.叶柄残基呈扁圆形,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平,棕色,有黄白分体中柱5~13个,环列。4.鳞片条状披针形,常脱落。5.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显微特征】 叶柄基部横切面:1.下皮为数层厚壁细胞,棕色至褐色。2.薄壁组织有大型细胞间隙内生有腺毛,腺毛头部类球形,含棕色分泌物,柄及短。3.维管柱整体为网状中柱,周韧维管束5~13个,圆形或椭圆形,环列。4.每个维管束周围均有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5.内皮层内侧有1~2层中柱鞘薄壁细胞,内含棕色物及淀粉粒。【化学成分】 主含间苯三酚类、萜类以及黄酮类成分。【功效与主治】性微寒,味苦,有小毒。能清热解毒、止血,驱虫。麻黄【性状】 草麻黄:1.细长圆柱形,少分枝。2.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18~20条;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基部约 1/2合生,上部 2裂(稀 3裂),锐三角形,先端渐尖,反卷。3.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类圆形或扁圆形,略呈纤维性,髓部红棕色(习称朱芯麻黄)近圆形。4.气微香,味涩、微苦 。 中麻黄:略呈三棱形,分枝较多,常带棕色木质茎。节间长2~6cm,细纵棱18~28条;膜质鳞叶基部1/2~2/3合生,上部3裂(稀2裂),先端锐尖,稍反卷;断面略呈三角状圆形。本贼麻黄: 细圆柱形,分枝较多,常带灰黑棕色木质茎。节间长1.5~3cm,有细纵棱 13~14条;膜质鳞叶基部约 1/2~2/3合生,上部 2裂(稀3裂),短三角形,先端钝,多不反卷;断面类圆形。【显微特征】 茎节间横切面:草麻黄,1.类圆形,边缘有波状细棱脊18~20条。2.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厚,被厚的角质层,两棱脊间有下陷气孔。 3.皮层宽,在棱脊处有下皮纤维束,其它处散在少量纤维束,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4.维管束8~10个,韧皮部窄,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类三角形。髓薄壁细胞壁非本化,常含红棕色块状物,偶有环髓纤维。5.表皮细胞外壁、皮层细胞及纤维壁中均可见草酸钙砂晶中麻黄,棱脊18~28个;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髓薄壁细胞壁微木化,环髓纤维较多。木贼麻黄,棱脊13~14个;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髓薄壁细胞壁木化,无环髓纤维。 草麻黄粉末:1.淡棕色。2.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外壁布满草酸钙砂晶。3.气孔特异,保卫细胞呈电话筒状或哑铃形。4.皮层纤维长,壁厚,有的木化,壁上布满砂晶,形成嵌晶纤维。5.螺纹、具缘纹孔导管分子斜面相接,接触面具多数穿孔,形成特殊的麻黄式穿孔板。6.薄壁细胞中常见红棕色块状物,此外.尚见木纤维及少量石细胞【化学成分】含多种有机胺类生物碱,草麻黄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48%~1.38%;中麻黄为1.06%~1.56%;木贼麻黄为2.09%~2.44%。主要活性成分为L-麻黄碱,在草麻黄与木贼麻黄中的含量约占总碱的80%左右,中麻黄约占30%~40%;其次为D-伪麻黄碱等。麻黄碱具平喘作用,伪麻黄碱具消炎作用。麻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草质茎节间的髓部。【功效与主治】 性温,味辛、微苦。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尿消肿。蓼科 Polygonaceae[特征] 多为草本。茎节常膨大。单叶互生;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多呈膜质。花多两性,单被,子房上位。瘦果或小坚果,包于宿存的花被内,多有翅。[重要生药] 1、大黄[性状] 掌叶大黄 eq \o\ac(○,1)根茎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I0cm。 eq \o\ac(○,2)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斜方形网状纹理(由黄棕色射线与类白色薄壁组织交织而成)。 eq \o\ac(○,3)质坚实,横断面淡橙红色,颗粒性。皮部极狭,可见暗色形成层环纹,其内侧有细密的棕红色射线。 eq \o\ac(○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