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如何确定-天津建勘建设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
PAGE PAGE 3关于发布《岩土工程勘察专业有关技术问题的解释说明之三》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保证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及施工图审查水平,针对近期我市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实施和勘察文件施工图专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有争议的,或较为困惑的技术问题”,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勘察工作委员会和天津市绿色建筑促进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就“勘察工作量布置、岩土评价、勘察资料签章、借用勘探资料”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岩土工程勘察专业有关技术问题的解释说明之三》(详见附件),现将该文件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及施工图审查技术性指导文件下发,望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附件:《岩土工程勘察专业有关技术问题的解释说明之三》天津市绿色建筑 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 促进发展中心 勘察工作委员会 2018年4月20日附件:岩土工程勘察专业有关技术问题的解释说明之三一、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1、岩土工程勘察项目规模等级划分执行《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对市政工程尚应执行《市政工程勘察规范》。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中特级勘察等级的划分,执行与否均可,但符合特级勘察等级的项目工作量布置应满足该标准。 3、将液化等级为中等-严重的场地判定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的规定暂不执行。二、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原则上执行《天津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T29-247的规定。同时强调或统一以下内容。(一)勘探孔的布置1、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2、控制性勘探孔a)5-7层民用建筑物,采用浅基础时,必须布置控制性勘探孔,用于变形计算。b)8层及以上属于高层建筑,无论采用浅基础、桩基础,均应布置控制性勘探孔。c)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需进行变形验算的其他建(构)筑物,应布置控制性勘探孔。d)“主楼与裙楼和外扩地下室一同考虑”仅指孔位布置,孔深应视需要确定,主楼需进行沉降计算时,裙房也应布置控制性勘探孔。e)控制性勘探孔比例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 ,且控制性勘探孔应布置为取土试样孔。 3、每一工程地质单元用于液化判别的标贯孔数量应不少于3个且不少于布置标贯孔总数的1/3;处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古河道上的建筑群,每栋建筑应有1个孔进行液化土的判别。4、剪切波速孔的数量问题a)对单幢建筑(包括抗震设防甲类建筑,抗震设防乙类建筑,层数超过10层或高度超过24m的抗震设防丙类、丁类多层建筑),剪切波速孔数量不应少于2个。b)对小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内的密集建筑群,剪切波速孔数量可适当减少,但每幢高层建筑和大跨空间结构的波速孔数量不得少于1个。c)当位于同一个地质单元的密集建筑群相邻建筑的勘探孔可相互借用时,借用点所布置的波速孔亦可相互借用。5、取水试样孔应单独布置,并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上进行标注。6、勘探孔间距a)天然地基甲级工程不超过30m,乙级工程不超过35m。b)摩擦型桩勘探点间距不超过35m。c)基坑工程勘探点应沿基坑各侧边布设,勘探孔间距不超过35m。d)纯地下室部分采用抗拔桩时勘探孔间距可为30m~45m;采用天然地基时勘探孔间距应满足a)款的要求。e)实际勘探孔孔位发生移动的,应按实际位置标于平面图上,且移位后的孔间距仍应满足规范要求。7、桩基工程勘察a)勘察等级为甲级的单幢高层建筑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5个,控制性孔数量不应少于3 个(楼的长度小于35m可布置4个,控制性孔可布置2 个);勘察等级为乙级的单幢高层建筑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4个,控制性孔数量不应少于2 个(楼的长度大于35m至少应布置5个,控制性孔布置不少于2 个)。 b)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可结合单体建筑物轮廓,按网状布置勘探孔;相邻的建筑物勘探点可以共用,但计入互相共用的勘探点,每个单体仍应满足a)款的要求,且孔间距应满足要求。c)对于摩擦型桩,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进入预计最大桩端入土深度以下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d)特级勘察勘探点深度应满足《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10.0.4条要求,控制性孔不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2。8、对于纯地下室或外围大地下室项目,对于靠近侧边线有建筑物分布时,可结合建筑物平面布局布置勘探点,但勘探点应包住地下室外边线。9、市政工程勘探孔应以取土试样孔为主,辅以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孔,不允许采用鉴别孔。10、市政工程勘察中,穿越铁路、交通繁忙的公路和市政道路地段,当地层变化不大时,可在穿越道路两侧布置勘探孔。11、当静力触探试验深度不能满足预定要求时,应采用取样、标贯等手段补钻,并提供相关柱状图。(二)取样与原位测试要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