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两个娃娃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职人员两个娃娃梦

公职人员两个娃娃梦   4岁的糖糖在小区广场上和一个邻家弟弟玩。时针指向傍晚6点,弟弟要回家吃饭了。   “别回家好不好?我们再玩一会儿。”糖糖央求着。可弟弟还是被大人带回家了。糖糖呆呆地看着弟弟远去,嘴一瘪,差点哭出来。   这一幕被站在一旁的糖糖父母看在眼底,爸爸李放犹豫地对妻子说:“要不我们给她生个弟弟吧?”   “不可以”   女儿孤单的背影让李放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1977年出生的李放是家中独子。小时候,父母有时有事出门,就把他反锁在屋里。一个人忍受孤独的滋味太煎熬,李放只好拿起父母为他打发时间而准备的肥皂水,搭起小凳,趴在阳台的栏杆上吹泡泡,边吹边等父母回家。有时一吹就是一下午,“人都成了雕像,下来的时候腿都是麻的。”   “我比他幸运。”糖糖的妈妈沈让兰有一个姐姐,“我和姐姐只相差一岁多,从小一起吃一起睡,上下学也是一路,从没被一人关过‘小黑屋’。大了之后,很多事都是我们姐妹互相商量,我的安全感非常充足。”   能有两个孩子,互相陪伴一起成长,是埋在李放夫妇心里的愿望――“如果可以的话。”   可答案一直是“不可以”。   一般情况下,“双独”(夫妻双方皆为独生子女)家庭才能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若违规,首先要付出的是经济上的代价――根据2004年修订的《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凡不符合法律和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将计征社会抚养费;属于城镇人口的,一般按上年城镇人口所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至8倍征收。按2013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8元计算,超生一个孩子将缴纳至少18万元。   沈让兰是成都市的一名公务员。一直以来,公职人员是被计生政策管束最严的一个群体――多生一个孩子,将使自己饭碗不保。“一般来说,就是‘双开’。”沈让兰说。   “其实,公职人员在生育二胎的条件上,有着很大优势。相对稳定的收入和工作,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开放这一人群生育二胎,也能实现优生优育的目标。”沈让兰表示,但重重藩篱让他们无法轻易迈出那一步。   已从四川一大型国企退休的王焕萍,见证过很多公职人员关于计生的荒诞故事。“80年代,计生政策抓得非常紧。尤其是公职人员,别说超生,就是第一胎都得排队等指标。一个同事的孩子小名叫‘四娃’,因为他妈妈在没等到指标时就怀上了第一胎,在单位的压力下只好流掉,结果第二胎和第三胎都习惯性流产没保住,到第四胎才千辛万苦地生下了孩子。”   进入新世纪,尽管计生政策日趋人性化,“家庭连坐”、“强制引产”、“牵牛扒房”的新闻越来越少,但政策对于公职人员的强大约束力仍未消失。某部委一位副主任在6年前辞掉了公务员身份,原因就是妻子怀上了第二个孩子。他坦言,他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儿,但他非常想再要一个男孩儿,在经过B超确认第二胎为男孩儿后,他向单位提出了辞职。如今,他的第二个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大班。“我爱人是独生女,如果按照现在的政策,我就不用放弃公职了。”他颇为遗憾地说。   采访中,多名党政机关女员工均表示,自己所在单位这么多年来极少遇到违规怀二胎的事例,即使有个别同事怀上了,也是要么自己流掉,要么主动辞职。   直到去年,政策有了松动迹象。   有了期待   2013年“两会”上,计生政策的调整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希望早日放开对公务员群体的二胎政策。现在的独生子女政策在执行时并不公平,农村独生子女比较少,一些私营企业主也管不到,真正被限制住的,就是那些吃‘皇粮’的公职人员,国家可以处罚、开除,就是不让生第二胎,这样不公平。”一位人大代表在建言中说。   这让李放夫妇看到了曙光。此后,关于计生政策调整的预期一直未淡出媒体话题,直到去年底,“单独两孩”的政策终于尘埃落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李放回忆起刚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心情:“政策的首班车让我们赶上了!”从那天起,李放夫妇就焦急等待着四川细则的出台。   3月20日,政策终于尘埃落定――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将原第十四条第二项“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修改为“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标志着“单独两孩”政策在四川正式实施。   两小孩心里更踏实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符合“单独”要求的70后夫妇多已35-37岁,家庭已积累起一定财富,年龄也逼近生育年龄高限,“过了这村没这店”,因此生育二胎的积极性最高。除了前文所述为孩子有个伴的考虑,大多数父母还出于对失独风险的担忧。   早有学者总结出独生子女所带来的九大风险:对独生子女本身来说,包括成人风险、成材风险、婚姻风险和养老风险;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包括儿女养老风险、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