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选择和处理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选择和处理 [摘要]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选取的策略和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所完成亲属活体供肾切除术121例。供体年龄38~71岁,男43例,女78例。所有供体经过术前充分评估,选取GFR相对较低的一侧肾脏,手术采取经腹开放取肾方式,术中尽可能保留肾脏变异血管。 结果 12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平均135 min,无输血病例;所有供肾开放血流后血供良好,无局部缺血现象;供体平均住院时间11.2 d。术后随访6~36个月,所有供体血清肌酐水平正常,全部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结论 供体安全性是活体肾移植工作的“重中之重”。术前应认真全面评估供体的心理、生理及解剖状态,手术应选择术者最有把握的取肾方式以保证供体的安全和供肾的质量。 [关键词]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肾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6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39-03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是目前移植器官短缺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其对供体所带来的是巨大的手术风险,以及由此而可能产生的远期心理和生理影响,因此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对供肾的选择和处理尤为重要。本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共完成亲属活体供肾移植121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2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共完成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121例,供体年龄25~71岁,平均55岁,其中男43例,女78例。供受关系:父母捐给子94例,兄弟姐妹之间捐献9例,夫妻间捐献13例,子女捐给父母5例。所有供体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及术前充分告知同意。 1.2 术前评估及供肾选择 常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血型鉴定符合输血原则,供受体淋巴毒试验 在左右肾的选择方面,应以双侧肾小球滤过率为首要参考因素,虽然传统认为双肾GFR差异不大时应首选血管变异少的一侧肾脏,但我们在此种情况下仍然为供体保留功能较好的一侧肾脏,因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变异血管均可通过术前认真阅读CTA、术中细致操作而得到妥善处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移植单位采用腹腔镜供肾切取术。与开放手术取肾相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供体术后恢复快等优势[6-7]。不过从目前大宗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来看[8-9],腹腔镜取肾的并发症发生率仍然略高于开放手术,供肾的热缺血时间也明显延长。尤其需要重视的是1991年之后文献报道的供体死亡病例均发生在腹腔镜手术中[10],而这对于医患双方均是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目前大多数对比研究认为腹腔镜取肾有利于供体的早期恢复,并且在人/肾存活率上与开放手术效果无差异,但在安全性上还存在疑虑之处。 所以从手术安全性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考虑,本组所有病例均采用经腹切口开放手术取肾。我们认为该方法虽然创伤较大,供体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但由此换取的是良好的切口暴露、从容的手术解剖、最佳的血管长度,以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热缺血时间,从而使手术安全性和供肾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血管变异是取肾手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静脉变异比较容易处理,多支静脉中口径较小的静脉可予以直接结扎而不会影响回流;口径较大的双支静脉作“裤衩状”合并成一个开口即可。动脉变异临床意义较大,处理也较为复杂。国外文献报道单侧以及双侧多支肾动脉发生率分别为23%和10%[11],本组动脉变异发生率为5.8%,略低于国外报道。多只动脉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但总的原则是应最大程度地予以保留,切勿轻易结扎。 本组有2例直径约3 mm左右的副肾动脉与肾动脉主干作“搭桥式”端侧吻合,另有3例更细的来自上极或下极的迷走动脉直径约1.5~2 mm,在显微镜下与受体腹壁下动脉作端端吻合,开放血流后均血供良好,全肾无缺血区,为受体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肾单位。 总之,活体供肾切取是一种较为复杂且具有较高风险的手术,对供肾的选择和处理必须全面而细致,以使供体安全得到绝对保证,并让受体获得最大受益。 [参考文献] [1] Horvot L,Shariff S.Global trends in the rates of living kidney donation[J].Kidney Int,2009,75(10):1088-1098. [2] Ghods AJ.Living kidney donation:the outcomes for donors[J].Int J Org Transplant Med,2010,1(2):63-71. [3] Weitz J,Koch M.Living-don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r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