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品格培育思与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儿童品格培育思与行

关于儿童品格培育思与行   摘 要:品格决定人的命运。活泼坚毅的品格是孩子成功的助力器。近年因运动军训频发的学生猝死、时而发生的校园弑杀等恶性暴力事件,发生在本应天真烂漫的青少年身上。这些悲剧折射出的是学生个体教育的“先天”不足。屡现媒体的“星二代、官二代”违法犯罪案件已经说明:他们虽赢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终点线上。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呢?在孩子早期教育中,应高度注重健康品格的培养。   关键词:品格 助力器 如何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221-01   1 为什么关注儿童品格培育   品格决定人的命运。活泼坚毅、阳光向上的品格能使人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使其智力得到充分开发,为其一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孩子成功的助力器。   可是,近年因长跑或军训频繁发生的学生猝死,中小学及高校校园时而发生的弑杀、投毒等恶性暴力事件,以及日渐凸现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精神颓废等负面消极生态,却屡屡发生在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身上,不禁让人叹惋。这些悲剧现象折射出的是学生个体教育的“先天”不足。恐怕正是“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品格培育的结果。   有媒体报道:武汉有7个家庭不满现行教育体制,父母放弃城市优质教育,逃离升学和考试压力,在乡下找了一所废弃的小学,自己教孩子诵经读典、练习书法、参加劳动。另避了一条能够保护孩子们天性的教育之路。   根据风靡国外的“华德福教育”理念,关注孩子内在需求,让其跟家长一起读书劳动,充分亲近自然;同时关注心、脑、手的教育,兼顾孩子智商、情商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此举虽属个例,却折射出现行教育体制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重知识灌输、轻人格培养的弊端。   2 当前在儿童品格培育中存在哪些误区   进入新世纪,人们价值观的物质化、功利化不断加深。这些变化在家庭及一些教育机构对儿童教育的理念方式上表现尤为突出。   2.1 主体错位,包办代替   必要的关爱是人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可现在父母除给孩子上学供学费,还要接送上下学、拎书包;更有甚者,帮孩子写作业、代替参加学校的劳动。有媒体报道:南京有一对“80后”小夫妻,婚后男方洗澡时还让母亲帮助搓澡,没任何避讳。男方对母亲的过度依赖成了两人最终离婚的导火索。像这样一切包办代替,只能为孩子埋下人生的苦果。   2.2 溺爱放纵,是非不分   记得在20世纪60、70年代我们这代人上学时,父母除了给学费外、再很少关心你的吃穿出行,倒时不时进行一些朴素的“法律教育”。我们在课间捉迷藏、玩游戏、有时还顽皮的爬高上低,鲜见有学生发生生命安全事故。反观当下,家长对孩子总是放纵姑息。一些父母当孩子的摇钱树。只要他们想买想要的东西时摇一摇,钱就会“掉”下来,使孩子认为一切都应该是唾手可得。一旦拒绝就会使他造成很大的挫折感。这样始终满足他的需求,又如何使他有正确的金钱概念呢?还有的父母永远做孩子的“庇护神”。孩子在幼儿园偶尔受点“欺负”本应安抚开导,却教唆孩子“以暴制暴”,鼓动孩子“打回去”;更有甚者,在孩子讲出一些不得体的脏话时,只是一笑了之。这种反应似乎在鼓励他变本加厉。这样一贯无原则的庇护,抹杀了孩子的是非红线。当孩子真的犯错时,却仍以“都是别人不好,对我的孩子有偏见”的这种心态替孩子开脱,事实上已潜移默化地助长了孩子唯我独尊、专横跋扈的性格。若我们一直刻意规避把“错”字冠诸孩子的不良行为,日后将会造成他严重的罪恶感。假以时日,当犯下父母再也无法替他掩饰的罪过,他还认为整个社会与他作对,是他自己受了迫害。屡现媒体的“星二代、官二代”等违法犯罪案件足以说明:他们虽赢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终点线上。   2.3 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儿童阶段是人身心肌能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应该让孩子多参与一些亲历性的感知活动,以形成对外界事物的初步感知,培养他们主动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情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曾在一次有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参加的聚会上,有记者向其中一位科学家提问:“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沉思片刻,朗声答道:“幼儿园。”台下一片哗然。“幼儿园教会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道歉……”这位科学家如此解释。现实生活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在城市,相当一部分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了一些尚与身心发育不相适应的补习班。一些早教机构开设一些超越教育规律的特长班、甚至小学化,使幼儿过早地涉猎与其认知不匹配、甚至超负荷的学习内容。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知识填鸭,把孩子的成功与发展局限于文化课成绩。家长的追求以及对孩子兴趣的导向基本就是为了分数。这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教育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