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拉斯诗歌中“蜜蜂”意象内涵演变.docVIP

论普拉斯诗歌中“蜜蜂”意象内涵演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普拉斯诗歌中“蜜蜂”意象内涵演变

论普拉斯诗歌中“蜜蜂”意象内涵演变   摘 要:“蜜蜂”意象一直是普拉斯诗歌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多数评论仅仅注意到普拉斯1962年创作的五首“蜜蜂组诗”,忽视了1956年之前和1959年的蜜蜂题材诗歌。本文分别考察这三个阶段蜜蜂意象的使用,发现其内涵沿着“父亲、父女关系、女性”的脉络逐步深化,反映了普拉斯女性意识的发展和诗歌创造艺术的逐渐成熟。   关键词:普拉斯 蜜蜂组诗 女性意识 自白派   蜜蜂意象进入诗歌久已有之,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丽?迪金森就写过许多蜜蜂赞歌。然而,对“蜜蜂”意象的内涵挖掘最为深入的却是20世纪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蜜蜂组诗”。长期以来,多数评论集中分析1962年的“蜜蜂组诗”,忽视了普拉斯此前创作过的蜜蜂诗歌,视野过于局限,不利于准确判断普拉斯的意图,更无法了解普拉斯是如何一步步提炼创造出“蜜蜂”意象独特内涵的。本文试图结合被忽视的诗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普拉斯对“蜜蜂”意象的处理,为我们认识普拉斯笔下“蜜蜂”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提供新的思路。根据创作时间,普拉斯的“蜜蜂诗”可以分为三组:1956年之前创作的《悼诗》;1959年的《伊莱克特拉魂系杜鹃花路》、《养蜂人的女儿》;1962年创作的5首“蜜蜂组诗”――《养蜂会》、《蜂箱送抵》、《蜂蛰》、《蜂群》、《越冬》。每组诗中,普拉斯对“蜜蜂”意象内涵的挖掘是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蜜蜂”指向不同的意义。   一、蜜蜂和父亲:内化的男性视角   普拉斯的“蜜蜂诗歌”和她父亲奥托?普拉斯密切相关。奥托是大学教授、养蜂专家,普拉斯对蜜蜂的特殊感情不可避免地糅杂着对父亲的感情。“蜜蜂”意象第一次出现是在《悼诗》中。《悼诗》的具体写作时间无法考证,可以肯定的是它写作于1955年普拉斯23岁生日之前。这是普拉斯诗歌创作的第一阶段,被特德?休斯称作“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普拉斯的创作仍显稚嫩,缺乏深度与独创性。   《悼诗》的主题和对“蜜蜂”意象的处理反映出普拉斯早期创作中不自觉地内化了男性视角,模仿男性写作传统。这首写给父亲的悼诗中塑造了一个脾气刚烈的父亲形象,他“能够毁掉国王的笑”,病重住院却还“咒骂雨天的滴答声”和“嘲笑天使舌尖的埋伏”。①他无所畏惧,“像愤怒的泳者痛骂大海”。全诗每节末交替重复出现“咒骂雨天的滴答声”和“蜂蜇带走了我的父亲”,塑造高大伟岸的父亲形象的同时,营造出悼亡诗低回吟唱的忧伤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深切缅怀。从主题上来看,《悼诗》并没有后期父亲题材诗歌或蜜蜂题材诗歌中爱恨交织的复杂性。《悼诗》表达的只是爱,这爱既投向父女血缘关系,更是对以父亲高大形象为代表的男性权威的仰慕。此时,蜜蜂的内涵单一而固定。诗中的“蜜蜂”暗指父亲,和蜜蜂蜇人自取灭亡一样,父亲“蜜蜂”般蜇人的性格,使他咒骂恶劣的天气,导致病情加重而亡,这和普拉斯传记中提到的情节基本相符。   事实上,在蜜蜂世界里,只有工蜂才有蜂蜇,而工蜂都是女性。由此可见,普拉斯早期对蜜蜂意象的理解是不够深入的。她并未意识到蜜蜂世界中严格的性别区分,也更不可能意识到蜜蜂世界所蕴含的丰富女性内涵。此时她对蜜蜂意象的使用,显然并未跳出男权文化的藩篱,内化了男性写作的模式,模糊了蜜蜂世界的性别特点。   二、蜜蜂和父女关系:挣扎中寻找“自我”   按照特德休斯的划分,普拉斯创作的第二阶段是从1956年初到1960年末,这一阶段的作品构成了普拉斯的第一部诗集《巨人》。随着普拉斯“逐渐意识到自己真实的题材和声音”(Hughes,16),她的诗歌创作逐步成熟。1959年,普拉斯创作了她的第二组使用“蜜蜂”意象的诗歌,仍然都与父亲有关。和《悼诗》不同的是,这一组诗中“蜜蜂”意象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普拉斯不再用它单纯指代父亲,而是在诗中构造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蜜蜂世界,蜜蜂是普拉斯借以探讨父女关系的重要载体。父亲代表“雄蜂”,母亲则是“蜂后”。这种类比基于蜜蜂世界独特的性别分工模式。雄蜂的存在就是为了繁殖后代,大部分雄蜂在交配过程中折断身体而死,少数幸存者在完成交配之后会被赶出蜂巢而死。所以,幼蜂的诞生宣告着雄蜂的死亡,普拉斯在这一点上看到了蜜蜂世界和自己的相似性。   《伊莱克特拉魂系杜鹃花路》中,父亲死的那天,“我”走进了蜂房。“我”将雄蜂之死与父亲的死联系起来,产生了深重的罪恶感。她自责,“没有人在这个阶段暴死或枯萎谢世”,“正是我的爱恋才将我们双双致死”。“我是声名狼藉的自杀者的阴魂”,出生时的不祥之兆早已预示“你”的死亡。在《养蜂人的女儿》中普拉斯再次描述了这种相似性。在养蜂场,“我”发现“这儿有一种女王般的权力任何母亲都无法争夺”,蜂后“强大得如同父权王国里的国王”。“果实是用死亡来尝的”,这“果实”便是雄蜂与蜂后交配产生的后代。而草丛中“那只泪珠般忧伤的绿色圆眼”正是一只雄蜂,是“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