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在澳门园林影响及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文化在澳门园林影响及应用

海洋文化在澳门园林影响及应用   摘要: 通过对澳门海洋文化的研究,探讨海洋文化与澳门园林造景的联系性,提出园林的各个要素,应用海洋符号的途径和应用原则等;通过典型设计实例的分析,把海洋文化的应用具体化,为现代园林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文化;造园艺术;影响;历史;澳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澳门简史   澳门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早在4000-5000年前已有中国先民的足迹,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地的番禺县。早期在澳门定居的人在此形成小村落,倚靠捕鱼与务农种植为生。自15世纪末,东南亚、琉球等地区的商旅、渔民已乘船来澳门,作为风帆航海时代的理想停泊地,随着早期渔业和航运的兴起,澳门逐渐形成一个日益活跃的港口。葡萄牙人于1553~1557年间正式踏入澳门,并接受中国官员管治下,设立议事会,享受较大的自治权。作为葡萄牙人在华唯一居留地,他们须遵守中国法律,每年向香山县政府缴纳“地租银”五百?,直至鸦片战争后的1849年,前后近300年。明清两朝,中国政府视澳门为特殊地区,在澳门设立官府衙门、海关、税馆、驻扎军队。在统治权、军队驻扎权、财政权、关税权、行政权以及司法权等各方面,中国政府在澳门充份行使主权和治权。   鸦片战争后,1846年上任的第79任澳门总督亚马留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推行殖民扩张政策,驱逐在澳中国官员,私自宣布澳门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并逐步占领澳门半岛全境和凼仔、路环二岛。1887年清廷与葡萄牙签署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规定澳门为葡萄牙的“永驻管理”的地方。直至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联合声明》,签订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中国[1]。   2 澳门海洋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关联   澳门地处岭南地区,澳门文化是岭南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澳门本是香山县的一部分,香山是百粤海屿之地,岛屿星罗棋布,澳门是香山县南面一小岛。1985年路环岛黑沙发现5000年前的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石器及陶片中,有波纹及水滴纹,这是海港文化的基本特色,说明先民主要从事渔猎生活。这批新石器遗址出土文物与香山南部的海岛古文化也是完全相同,因此,澳门属于岭南海洋文化。   3 海洋文化在岭南园林的表现   岭南是中国海上交通的发祥地,其海上贸易,以丝绸为主,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中心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悠久的海外通商历史,使岭南接触了不同地区的海外文化,其园林造景亦受到西方园林风格的影响,如西方园林常用的几何式造园手法,在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布局可见,这与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讲究自然,小中见大,曲折有致,仿造自然山水的造景手法,截然不同。   粤中地区园林多有船厅,运用船厅作为庭园的中心或放在主要位置来引人注目。这样的设计除了考虑到园林的美观外,也是海洋文化的体现。例如顺德清晖园的船厅。“小姐楼”是当年园主人为其女儿建造的闺阁。整个建筑犹如一艘大客船,走道是“船舷”,房屋如船舱[2]。   4 海洋文化对澳门园林造园艺术的影响   至16世纪30年代,澳门开放为贸易港口,华洋杂处,葡萄牙人长居澳门,随后西方国家的商人、传教士和文化人源源不断地涌入澳门,从而使澳门成为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总汇之区”[3]。商船运来外国的奇花异草,珍贵产品,大大丰富了华人的视野,通过了生意往来,互相沟通,文化互相渗透。澳门成为一个大熔炉,把各种文化融合,多元并存,成为澳门特有的人文特色,其海洋文化发展路向,有别于原有的岭南海洋文化,最后发展成一种,以岭南文化为底蕴,富南欧色彩,结合本土情况的新文化特色。   葡萄牙人自明朝已开始在澳门进行贸易和修建洋房居住,居澳葡人?于1583年成立澳门议事会为葡萄牙小区进行自治管理[3]。葡萄牙人设计师带来家乡的设计元素,建造房屋及?政设施,使澳门的城区,风格与国内其他城?大相径庭。澳门历史城区在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22座位于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以旧城区为核心组成历史街区。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4]。   西方城?规划注重公共空间的构建,公园是重要的公共空间,加思栏花园(南湾花园)是澳门第一个供给公共使用的公园,也可能是东方第一个公园,由亚马喇总督(Coelho do Amaral)在任职期间(1863-1866)[5]建造。19世纪未,相继出现烧灰炉公园、白鸽巢公园、华士古达嘉马花园及二龙喉公园等。现存历史较悠久的公园还有大炮台周围花园、卢廉若公园、得胜花园、西望洋花园、民政总署内庭花园、凼仔?政公园、史刘莲德博士眺望台(十字花园)、码头花园及纪念碑公园等。   在澳门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及构筑物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楼阁、廊架、棚架、凉亭、园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