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调查与思考
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调查与思考 摘 要: 微博作为新型传播工具,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文章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校维稳这两点意义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探讨了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状况以及微博给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并就此提出了给高校管理者带来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微博;网络舆情;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81-04 一、问题的提出 (一)微博的含义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不超过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从2006年3月由伊万?威廉姆斯推出微博(Twitter),到2007年中国开始出现模仿Twitter的“饭否、嘀咕”等中国式的微博网站,再到2009年8月开始新浪等大型网站推出微博,微博用户呈井喷式发展[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C)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中国微博用户达3.09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4.2亿,手机微博用户占微博用户总数的65.6%。尤其是使用iPhone手机和安卓手机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已经超过半数[2]。 微博几乎融合了各种媒介的优势,例如手机短信、网络论坛、博客等。首先,微博信息传播方便快捷。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用户发表信息极为便捷,而且它的粉丝随时都可以转发,它的传播模式是1-N-N的模式,理论上讲,传播范围可以是无限的。其次,微博的即时互动性很强。微博可以实现即时的互动交流,它同时具有 “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交流方式,并且可以通过转载、复制等形式实现瞬间的海量复制。第三是微博的原创性,可以演绎实时现场的魅力。微博网站现在的即时通信功能非常强大,可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就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所有媒体,所以微博一推出就深受广大网民喜爱[3]。 由于微博具有开放性的传播特点,根据本课题组对广东某高校近280名大学生的随机调查,100%的学生都拥有微博账号,有两个以上微博账号的学生比例达83.3%,而且使用频率极高,无论是通过电脑上网,还是通过手机上网,每天至少上一次微博的学生比例达87%,大家一致认为,目前微博已经完全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微博的学生中,高达90%的学生认为,“新鲜媒介为我们带来了新鲜感和刺激感,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更多的信息”,当然也有部分人认为“微博信息不可靠,不可信”。 (二)微博环境下高校研究网络舆情现状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学生在网络空间内,围绕中介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大学生对此的评价和所持的社会态度[4]。我国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8年,目前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数据统计,广东某高校的微博空间在2012年6月某天的24小时里,共发了421条微博信息,而这421条微博信息,被转发的共有717人次,被评论的有3582人次,至于那些只是看看内容,没有转发和评论的,则完全没办法统计,不知道有多少[5]。 以往网络舆论的生成发酵机制基本遵循以下规律: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跟进呼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再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再次应对――网友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解(流行语、视频等娱乐化的尾巴长期流传)[6]。 现在随着微博的出现和异军突起,使得高校微博舆论的生成发酵机制产生一定的改变:包括爆料方式和方法反应加快――两三天前的微博爆料都已经在新的爆料中算是旧料;网络舆论压力增大――微博的关注用户、粉丝太过庞大等等。 目前,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表达和传播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极易形成网络舆情。高校学生都年轻,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较低,缺乏社会经历,法律意识较淡薄,对问题的看法不够全面,而且都是住在集体宿舍里,容易受到感染,更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比如,2012年6月某个晚上,广州大学城外环路岭南印象园路段由西往东方向,一辆小汽车与机动车道内同向行驶的一辆自行车相撞,造成自行车上某高校两大学生当场死亡[7]。虽然此事件已被广州市番禺交警大队认定为一起交通事故,但由于死者同学在微博上把此事件发布出去,造成部分不明真相的学生有一定误解,导致之后死者的父母赶到学校要求学校进行一定数额的赔偿时,竟然有死者的多个老乡、同学等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彻底解决人类排便过程臭气困扰.doc
- 彼得卒姆托在格劳宾登地区建筑实践.doc
- 彼此相倚性互动在民间文学主题游戏中运用研究.doc
- 征信制度与个人隐私权保护完善.doc
- 径向止推滑动轴承设计改进与工艺.doc
- 征地拆迁过程中多元主体协同研究.doc
- 徐州土特产狗肉包装设计品牌战略分析.doc
- 徐州市中心医院电子医德医风考评系统应用与体会.doc
- 徐悲鸿1931年冀鲁之行.doc
- 徐莉佳我享受不是夺冠瞬间.doc
- 2025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北京市延庆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医务人员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北京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人才引进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北京铁路局集团招聘76人(三)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广东珠海市审计局招聘派驻市管企业审计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广东珠海市万山区担杆镇招聘会计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北京市管理学校招聘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广东珠海市审计局招聘派驻市管企业审计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广东珠海市万山区担杆镇担杆村招聘党建指导员、船长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教学科研岗位招聘(新增)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