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令狐楚文学创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令狐楚文学创作

浅论令狐楚文学创作   摘 要:令狐楚是中晚唐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与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唐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的骈文家和诗人。令狐楚与许多著名中晚唐诗人关系密切、惺惺相惜。“诗豪”刘禹锡与令狐楚诗文往来四十年,辑其遗稿编成《漆奁集》。大诗人元稹,称令狐楚“一代文宗”。但后人对令狐楚的关注不多,只是在谈李商隐时会提及他。令狐楚的诗文也没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拟深入探讨令狐楚的诗文创作,以便全面了解他在文坛特立独行的一生。   关键词:令狐楚 乐府诗 骈文 创作   令狐楚是中晚唐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同时也是唐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的骈文家和诗人,在当时有“一代文宗”的美誉。刘禹锡《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称赞他“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白居易《宣武令狐相公以诗寄赠传播吴中聊奉短草用申酬谢》也称颂他“谢?篇章韩信钺,一生双得不如君”。可见令狐楚在当时文坛及官场的地位。可是现在的人却大都不太知道他,只是在谈李商隐时会提及他。本文拟通过对令狐楚生平事迹的探寻,了解他辉煌成功的一生,同时,深入研究其文学思想及其诗文创作,对于他在唐代文学史上所起到的作用,给予适当的评价。   令狐楚(768――837),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令狐楚五岁已学为诗作文,《旧唐书》本传云:“楚儿童时已学属文。”《新唐书》本传云“生五岁,能为辞章”。令狐楚贞元七年(791)进士及第,穆宗即位,令狐楚出为宣歙观察使,贬衡州刺史,再拜官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擢任河南尹兼御史大夫。长庆二年,擢陕虢观察使。敬宗立,迁宣武节度使,后拜为户部尚书,徙天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等,后召为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进拜左仆射、彭阳郡公。开成二年,因病上疏辞位。本年末卒于兴元官舍。死后赠司空,溢号文。令狐楚留有集一百三十卷,歌诗一卷,今编诗一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令狐楚《漆奁集》130卷,又(《梁苑文类》3卷,《表奏集》10卷(自称《白云孺子表奏集》),均佚。今可见《全唐文》收其文5卷,《全唐诗》收其诗50多首。   学术界对令狐楚的研究著作不多,只有尹占华、杨晓霭所编《令狐楚集》,是迄今为止所收辑作品最全的令狐楚别集,为令狐楚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文献基础。论文主要有卞孝萱先生的《刘禹锡与令狐楚》、姜剑云《有关令狐楚的几点考辨》、姜剑云《令狐楚作品传流及散佚考述》、杨晓霭《令狐楚简论》、姜剑云《令狐楚生卒与里籍考》等等,大多从某一方面入手进行微观研究,本文拟从令狐楚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等多方面对他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诗歌创作   令狐楚的诗大多散佚,因此数量少,不大被今人注意。其实,令狐楚的诗,在当时颇有名气。李涉《赠道器法师》:“如今不用空求佛,但把令狐宰相诗”,刘禹锡说:“新成丽句开缄后,便入清歌满座听” 白居易说:“新诗传吟忽纷纷,楚老吴娃耳遍闻” 从刘、白诗歌的称美看,令狐楚的很多诗曾经被谱上曲子,用于演唱。今观令狐楚的五七言绝句,大多采用乐府题目,音韵和谐,意境优美,很适合歌唱,也许是有意为歌词而作。下面我主要通过对令狐楚乐府诗的研究来了解其诗歌特点。   乐府诗诞生于两汉时期,以其独特的立意命题和话语方式为中国诗歌提供了一种新的诗体。面对盛极难继的汉魏六朝乐府,唐人勇于革新,为乐府诗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使得乐府诗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更多的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民生疾苦,强调诗歌对社会的讽喻作用。乐府的创作也为唐代诗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令狐楚也延续这种风格,他的乐府诗大都是乐府旧题内灌注新的情感意趣,不仅写法新颖,而且很多乐府诗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紧密结合,在诗歌中更是明显的透露出对宪宗的讽谏,希望他早日停止战争,避免劳民伤财。   下面举例说明之。《远别离二首》:   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春来消息断,早晚是归时。(一)   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畏人相问著,不拟到城南。(二)   这首乐府诗采用的是古题,《乐府诗集》卷七一《古别离》解题曰:“《楚辞》曰:‘悲莫悲兮生别离。’《古诗》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后苏武使匈奴,李陵与之诗曰:‘良时不可再,离别在须臾,’后古人拟之为《古别离》。梁简文帝又为《生别离》,宋吴迈远有《长别离》,唐李白有《远别离》,亦皆此类,”这种古题,令狐楚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使诗歌富有神韵。第一首诗,黄生在《唐诗摘抄》说:“对景怀人,本是常意,妙在首二句将春色装点的极浓至,便觉盼春归者,情事极难堪。此唐人神境所在,非肤冒唐人者所知。‘春来’二字紧接上句,针线极密。”第二首诗,黄生在《唐诗摘抄》中说:“古乐府《陌上桑》:‘采桑城南隅’,梁姚翻拟此题:‘日照茱萸岭,风摇翡翠?’;陈张正见拟此题:‘人多羞借问’。题本《远别离》,此却融汇《陌上桑》诸诗语成诗,所以为远。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