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青少年成长阶段特点反思中国大学教育
从青少年成长阶段特点反思中国大学教育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首先通过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次扩大人才队伍,最后提高人才质量。但根据社会反馈,社会对中国大学教育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的整体满意度并不高。究其原因,大学教育没有完全、科学地遵循大学生自身成长阶段的特点而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分析青少年在这一阶段的人格及成长特点,从而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反思。 【关键词】生命历程 人格发展 大学生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95-03 一 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正式步入社会的过渡场所,很多重要的社会化过程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大学教育的成效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在社会中得到检验。这种检验体现在两个层面:(1)个人层面,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是否真正能够承担起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以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等;(2)社会层面,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所学投入社会建设,是否可以利用大学期间的积累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聚焦各类新闻报道和现实观察,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前未能很好地进行社会融入,毕业后的生活未能达到预期水平等,由此产生了“读书无用论”或“大学无用论”。大学教育未能给予学生以充分的校外生活和工作准备,这些准备包括思想、知识、技能等方面。本文对为什么大学没有成为学生真正需要的社会化场所的原因进行剖析。 1.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大学扩招重量不重质。1999~2002年期间,政府采取了大学扩招政策,导致大学生数量和高等教育机会成倍增长。1990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为2063000人,2007年则,17年间规模扩大了9倍。随着大学的扩招,中国学生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对提高国民文化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但盲目地扩大招生名额所带来的弊病也日益为全社会所共识。当教育机器所生产出来的大学生,仍然为统一规格的“产品”时,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就不难理解了。缺乏亮点和想象力的学生,缺乏创新,甚至连制造都难以顺利完成,更不用说成为国家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二,人文精神缺失和大学教育理念错位。如今快餐文化大行其道,追求名利和速成的社会风气使得身处校园的年轻人也越来越浮躁,传统文化缺失值得我们警惕。如果对本国文化理解缺乏透彻,在多元文化的大潮中会引起思想混乱,迷失方向和自我,并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对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想象。这些混乱的产生,与我国的大学教育理念的错位不无关系。受功利主义的浸染,浮躁的气息灌满“象牙塔”。 第三,培养方式及内容与学生和社会需求不对等。中国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学专业后,很多人发现自己不喜欢所学专业。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工作呈现部分脱节的状况,在学校期间,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只是大致有一个个人的角色期待,但到实际工作中,发现差距巨大。目前的大学教育缺乏实用性的导向,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是把知识束之高阁来仰视,而不是作为工具来学以致用。由于学生看不到所学知识的价值,由此产生了厌学和迷茫的情绪。出现了四年学习进入社会却发现自己远远不能匹配社会需要的状况。 2.大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笔者认为,大学生之所以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以及进入社会后的社会化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实践方式与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存在差距,即供需不对等。这种供需不对等涉及两个层面:(1)教育理念和教育提供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等,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能力之间存在更新速度的滞后性,从而导致了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出现延迟和自我怀疑;(2)教育实践和任务与大学生人格特点出现脱节,由于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导致出现了学生不愿上课,老师无法真正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学效果欠佳。 二 大学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供需矛盾分析 1.大学生成长的人格、心理和认知特点 在我国,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人群年龄一般在18~24岁之间,这一阶段贯穿青少年末期和成年早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大学期间是个性成熟阶段,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研究分析其自我意识和身心特点,可以与对我国现行普遍的大学教育模式进行匹配性分析,进而反思我国的大学教育。 第一,用埃里克森人生阶段理论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的人格进行剖析。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看,个体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具备不同的人格特点。埃里克森的人格即意指人的个性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民歌与时俱进人文审美价值.doc
-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doc
- 中原经济区建设视域下河南农业高职院校发展.doc
-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与老挝经济贸易发展对比素.doc
- 中国IS曲线实证分析.doc
- 中国与西方翻译理论相异性探究.doc
- 中国“维多利亚现象”背景下王尔德作品启示.doc
- 中国人口压力历史和现实考察.doc
-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民族团结教育综合性研究.doc
-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人文素质教育价值探析.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1143-2025电弧故障检测和保护电器(AFDD)的一般要求.pdf
- GB/T 46644-2025印刷滚筒半径的测定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6644-2025印刷滚筒半径的测定方法.pdf
- 《GB/T 31143-2025电弧故障检测和保护电器(AFDD)的一般要求》.pdf
- 《GB/T 46644-2025印刷滚筒半径的测定方法》.pdf
- GB/T 19075.2-2025通风机 词汇及种类定义 第2部分:种类.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9075.2-2025通风机 词汇及种类定义 第2部分:种类.pdf
- 《GB/T 19075.2-2025通风机 词汇及种类定义 第2部分:种类》.pdf
- 《GB/T 4960.4-2025核科学技术术语 第4部分:放射性核素》.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960.4-2025核科学技术术语 第4部分:放射性核素.pdf
最近下载
- NFPA 16-2019 泡沫-水喷头和泡沫-水喷雾系统安装标准.pdf VIP
- 乡村振兴背景下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与实施策略报告.docx VIP
- 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2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乘积之和.pdf VIP
- 食堂食材配送肉类禽类水产品食品配送车辆配备方案.docx VIP
- AVEVA Marine 船舶生产设计培训中文材料 (套料).pdf VIP
- 【冲刺】2025年-云南财经大学120201会计学《802管理学》考研学霸狂刷1000题(名词解释+.doc
- 生物实验技术原理与实践课件讲解.ppt VIP
- stm32嵌入式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至2030中国军工电子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报告.docx
- 嵌入式stm32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