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场“中产特供”理想与现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农场“中产特供”理想与现实

城市农场“中产特供”理想与现实   在珠海市市委书记李嘉参观过后,邹子龙与他所创办的绿手指农场(下称“绿手指”)受到外界的强烈关注。   邹子龙认为这些关注是好事,“或许能够帮助推广CSA模式,推动社会对农业、对农民的再认知”。   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即社区支持农业,是近几年在食品安全危机背景下,由国外引进,在全国大中城市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农场运营模式。在该模式下,城市居民与农场签订份额订购协议,并预付款项,由农场定期提供生态型食材,两者间由此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风险共担的关系。由于农场提供的食材价格较高,服务对象为城市中高收入人群,因而这一模式又被称为“中产特供”。   绿手指便是CSA模式的新型城市农场。   如今,CSA农场已经在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的郊区实质存在。而其数量,由于更替速度过快,每年都有许多农场成立与倒闭,并未有机构做出过准确统计。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大多数CSA农场的运作都困难重重,处在惨淡经营之中。   绿手指无疑是幸运的,进入经营期的第三年后,就逐渐实现了收支平衡。   引发政府关注   5月13日下午,太阳很猛。绿手指创办者邹子龙、合伙人钟倩琳与几名农业工人正在农场里采摘蔬菜瓜果。   农场主邹子龙,201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他的另外两名合伙人,妻子陈弈好和研究生同学钟倩琳都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名校毕业生的身份是绿手指受到外界关注的原因之一。   两年前,邹子龙等三人承包了珠海市三灶镇榄坑村后山上的这片山地。如今,在已经开垦的80亩菜地上,种着甜麦菜、茄子、南瓜、红苋菜、葫芦瓜等十多种蔬菜瓜果。此外,他们还养了29头黄牛、50余头猪,以及各种禽类。   5月13日这一天,从采摘,到把堆放在路边的蔬果都装上车,再运送到村里的库房,已经是晚上8点多。但在休息前,邹子龙他们还必须把这些蔬果进行分拣、称量、包装,以便在第二天早上送到80公里外的珠海市区。他们自己有一辆小货车用于送货。   如今,绿手指已经有了70多个定制份额客户。绿手指与这些客户签订的认购合同约定,客户按要求预先付清款项,农场则每星期给他们送两次货,“大份”的蔬菜每份9斤,全年费用为5140元;“小份”的6斤,全年3440元。合同特别注明,“如果遇上台风、雨涝等天灾,可适当减免蔬菜供应量。”   进入2013年,绿手指引起了珠海市政府的注意。年初,珠海市市委政策研究室撰写的一份关于绿手指的报告,被呈交至珠海市市委书记李嘉的桌上。报告认为,绿手指为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毕业生所创办,属于应该鼓励并宣传的“大学生创业范畴”。同时,三名年轻的创始人中两名均为24岁的年轻女孩,属于“妇女自主创业”,应给予扶持。   上述报告的背景,是年初中央政府在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新型农业农民”、“家庭农场”的概念。这,成为各省市政策研究室关注的重点。   4月22日,绿手指的三位合伙人收到珠海市政府的座谈会邀请。5月5日,李嘉参观了绿手指。   渴望获得健康食材   CSA理念1970年代起源于瑞士,之后逐渐在欧美日兴起。本世纪初,我国一些NGO组织以环保、支农扶农的名义将CSA农场引入国内。但直到2008年,由于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的成功,这一模式才开始在国内得到推广。   如今,国内比较有名的CSA农场有深圳艾维塔农场、上海青蓝耕读合作社、柳州爱农会、成都久天家庭农场等。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类CSA农场的创办者大多都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有的甚至是“海归”。比如广州丹升农场的创办人陈忠亮原为7-ELEVEN便利连锁中国公司创始人之一,广州福地生态农场的创办人唐棠则是海外留学生。   “我和我丈夫创办丹升农场,是想着为更多人提供健康的食材,没有农药的蔬菜与大米,给后人留下一片没被污染的耕地。”广州丹升农场的李滨江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广州“城乡汇”,一个一直致力于在珠三角地区推广CSA模式的NGO组织,其干事黄义对本报记者说,在CSA理念中,除了倡导有机种植外,还有教育、文化上的功能―让城市里的人更亲近土地,认识粮食与蔬菜的来源。   可以说,CSA农场在中国的出现与传播具有一种天然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理想除了“让更多人吃上健康的食材”外,还有另一层含义:改变农民与农业的社会地位。   CSA农场的大多数创办者认为,在我国现有语境下,农民与农业是“低下”的,农产品价格偏低,城乡割裂;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愈趋严重。他们希望这些能得到改变,希望人们可以从经营良好的CSA农场上看到,农业是可以挣钱的,农民是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的。   因而,每一位CSA农场的创办者在最初都有着美好的愿景,他们认为,尽管农场提供的有机食材价格偏高,但对于中国2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