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关于桂林的诗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代关于桂林的诗词

历代歌颂桂林的诗词 桂林,以其动人心魂的自然山水。引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的遐想和赞叹!   桂林的山水诗词创作,发端于南朝,兴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共有山水诗词近10000首。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黄庭坚、范成大、刘克庄、张孝祥、方信孺等大诗人、大作家,都留下了吟唱桂林山水的不朽之作。  由于地处岭南,远离中原,历代统治者把桂林视为僻荒化外之地。桂林自古处往南方汉族和南疆少数民族相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古代文化源于楚文化与百越文化的交融。唐宋以后,中原帝都大邑一些仁人志士屡屡被贬至此,又使桂林文化更多地接纳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较活跃的积极因素。到桂林任职或贬官谪吏,著名的有颜延之、褚遂良、宋之问、张九龄、李渤、吴武陵、范成大等人;有一些则是流放途中经过桂林,如柳宗元、李德裕、李涉、刘蕡等。这些从中原来的文人学土创作的山水诗词,为桂林山水增色,使桂林山水成为“人化的自然”。 寄杨五桂州谭 杜甫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   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   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想象中桂林的美好。 桂林即事 晚唐.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近何祷、箫鼓不曾休。 诗中不仅写出了桂林美好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出当时的桂林已是一个很繁华的南国重镇。这是李商隐这位“忧伤诗人”被贬官途经桂林所作,诗中一扫诗人作品中常有的伤感,心灵是怡然的。 巡按自漓水南行 张九龄 理棹虽云远,饮水宁有惜。   况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   奇峰岌前转,茂树隈中积。   猿鸟声自呼,风泉气相激。 诗人用白描手法记叙山水的奇秀、物候的特异,平淡中见清丽,耐人寻味。    宋之问被流放钦州路过桂林时遍游山水,著有不少诗篇。 下桂江龙目滩 宋之问 亭午出滩险,轻舟容易前。   峰攒入云树,崖喷落江泉。   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   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   挥袂日凡几,我行迁已迁。   暝投苍梧郡,愁枕白云眠。 诗人绘声绘色地写出桂江龙目滩的特异景色,最后几句融入被流放后的伤感之情,令人慨叹。    独秀峰 唐代诗人张固   孤峰不与众山俦,   直入青云势未休。   会得乾坤融结意。   擎天一柱在南州。 诗人在传神地描写独秀峰自然特征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独立不羁、孤高脱俗的人格。 唐代诗人李渤在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以御史中丞出任桂林刺史,他对开发桂林风景作出了很大贡献。隐山和南溪山风景是他任内开发的,他还率领民工修缮疏通灵渠,兴安秦堤四贤词内有他一席地位。后来他调离桂林,写了《留别南溪》和《留别隐山》两首诗。 留别南溪 李渤 常叹春泉去不回,   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   手种岩花次第开。   留别隐山   如云不厌苍梧远,   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   年年相望两依依。 两首诗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桂林的无限眷恋。    唐代著名诗人中有30多人写过桂林,其中桂林籍的曹邺、曹唐都中过进士,《全唐诗》中各收入他们的诗作百余首。曹邺对他的出生地阳朔的西郎山、东郎山、广福岩、东洲都有非常精彩的描写。他的诗流传最广的一首是《官仓鼠》。移居桂林后,他写了《寄阳朔友人》:   桂林须产千株桂,   未解当天影日开。   我到月中收得种,   为君移向故园栽。 至宋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来桂林的人多了,写桂林的诗也多了,诗中对桂林山水的评价也更高了。 黄庭坚写道:   桂岭环城如雁荡,   平地苍玉忽嵯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   奈此百嶂千峰何!   李纲则更进一步称赞:“雁荡武夷何足道,千岩原是小玲珑”。王正功高度概括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宋代诗人刘克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张孝祥“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范成大“旧说桂林无瘴气,今知漓水辟刀兵”,方信孺“雨脚初收鱼尾霞,满溪流水半溪花”等都是宋代诗人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   宋代写桂林山水较有特色的诗有宋蓟北处士《水月洞和韵》:“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仅20个宁就非常生动地写出了月夜里象山水月洞的奇幻景象,仿佛深藏禅机的佛家偈语。   南宋赵夔《桂林二十四岩洞歌》是宋代诗歌中篇幅较长的一首。此诗于1154年刻于南溪山穿云岩。岩洞幽奇是桂林山水的一大特点,作者在“遍游诸景”后,抓住伏波岩、读书岩、叠彩岩等12个岩和栖霞洞、白龙洞、水月洞等12个洞的特征,分别予以描述和品评,是专咏桂林岩洞奇观的力作。   宋代诗人张孝祥曾收集前人诗句,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桂林集句》: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江南驿使未到,梅蕊破春心。 繁会九衢三市,缥缈层楼杰观,雪片一冬深。 自是清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