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箫玉赋新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箫玉赋新声

平箫玉笛赋新声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这是人们对玉屏箫笛的高度赞誉。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玉屏箫笛,原名“平箫玉笛”,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是我国著名的两种竹管乐器之一,既是一种制作精良的民族乐器,又是一件工艺精美的高雅艺术品。玉屏箫笛的传统雕刻颇具特色。凤翥龙翔,栩栩如生;山水花鸟,清新迷人;草纂隶楷,流畅古雅。箫笛音质纯正,音色圆润,尤其是椭圆形扁箫,音色更佳,为箫中上乘。作为民族乐器,箫、笛具有独奏,伴奏和合奏功能,在音乐、戏剧小曲中广泛应用。由于它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工艺精细,音韵清越,   美观大方等特点而誉满神州,蜚声海外。   历史悠久 蜚声海外   有关玉屏箫的记载,首见于清乾隆《玉屏县志》:“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风笙”。   玉屏箫笛历经了500余年??发展,是传统手工箫笛的典型代表,以生长在玉屏县内一种特有的水竹为原料,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4个工艺流程制作而成。   历史上,玉屏箫笛曾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银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而设的太平洋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将玉屏箫笛作为珍品赠送来访的国际友人和艺术表演团体;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莅临玉屏箫笛厂视察;1985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亲临玉屏箫笛厂视察;1988年,邓小平的女儿邓琳订做玉屏龙凤箫笛作为赠送父母的寿礼……此外,玉屏萧笛连获贵州省、文化部优秀称号,并远销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90年,玉屏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美誉。2006年5月20日,玉屏箫笛制作工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玉屏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联合成功举办“首届中日韩国际箫笛学术研讨会”。中国箫笛协会会长张维良、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周林生、日本箫笛古琴演奏家板田进一、韩国艺术综合学院教授李晋源、韩国汉阳大学教授李蒲亨、台湾箫笛演奏家陈中申等国内外箫笛大师献艺玉屏,为玉屏箫笛发展把脉。   2006年12月3日,玉屏举办了首届中国玉屏“箫笛之友”艺术节。   2007年7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市举办了玉屏箫笛杭州文化艺术展,组织了以箫笛为主题的特别晚会在高校巡演。   2008年,“玉屏箫笛”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成为全国首个获得地理标志类证明商标的乐器产品。   2009年,玉屏箫笛走进香港,借助香港国际大都市窗口宣传推介箫笛文化。   2010年,玉屏举办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暨“科特林杯”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   随后,玉屏箫笛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销售额同比增长30%。由此带动箫笛加工、销售人员及竹农收入迅速提高。   箫笛文化产业勃兴   为了传承和发展玉屏箫笛文化,玉屏于2007年正式启动“箫笛三大基地”项目,即:加强箫笛人才培训基地、原材料基地、生产基地三个基地建设。   建立箫笛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对各类箫笛演奏、制作、雕刻、营销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为箫笛生产发展储备大量的演奏人才、熟练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007年3月,正式启动实施“箫笛文化进校园”工程。县教育部门组织力量编写箫笛演奏教材,在全县中、小学开设箫笛艺术课,做到了“箫笛校园全覆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为“箫笛之乡”主人翁的感觉,逐步形成“箫笛艺术进校园,民族文化大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县已培训在校学生20000余人次,同时利用假期培训教师、箫笛爱好者1000余人,并组建多支箫笛演奏队伍。玉屏职业技术学校还开设了箫笛制作工艺专业,从该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又加入到箫笛制作的队伍中,使箫笛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此外,为了提高市民对箫笛知识的认知度,县电视台专门开设了“箫笛ABC”栏目,教授箫笛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扩大箫笛文化受众率。   2008年3月,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箫笛人才培训基地箫笛人才引进方案》,采取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箫笛专业人才,提供高层次的师资力量。中央音乐学院每年为玉屏培养10名箫笛演奏专业人才;贵州民族学院旅游专业每年在玉屏定向招收10名学生。目前已陆续引进6名箫笛制作、演奏专业人才充实到县文化、教育部门。   箫笛企业对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训箫笛雕刻、制作人才,刘昆山箫笛行成功申报“玉屏箫笛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箫笛制作专家姚茂禄、刘泽松成功申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箫笛制作技艺);顾国富、杨长流成功申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箫笛制作技艺)。   成立了全国首家箫笛博物馆――玉屏箫笛博物馆。2012年11月成立了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