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我之,成我之识
以我之恶,成我之识 《隐秘的幸福》是巴西女作家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代表作品,既是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作者一部小说集的标题。对于中国读者,李斯佩克朵也许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但在世界范围内,她早已令人瞩目,这是一位能够达到文体、思想与生命意识高度统一的作家。 李斯佩克朵(1920-1977)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隐秘的幸福》小说集出版于一九七一年,其中的小说,虽然主题不同,但隐约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方向:探寻自我,建立自我意识,亦即个人成长。《隐秘的幸福》同时也是一部具有很强自传性的作品,尤其是《狂欢节琐忆》《隐秘的幸福》与《索菲娅的祸端》这三篇代表性作品,某种程度上,是作家根据真实的童年生活写成的。因此,本文将以“存在”为基础,从“善”“恶”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出发,对《隐秘的幸福》略作解读,试以阐释一条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成长之路。 李斯佩克朵童年时,母亲病得很重,家中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这一点可以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狂欢节琐忆》中清楚地看到。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的成长故事,她希望通过装扮成玫瑰参加舞会来获得成长,然而母亲突然病重,她无法完成装扮,成长的美梦就此破灭。这个充满期待却又不得不接受苦涩宿命的小女孩正是李斯佩克朵贫苦而又不失温暖的童年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个短小的故事,作家也揭示了一个小女孩“自我之识”的过程。小女孩具有很强的成长欲望,渴望被装扮,渴望成为一朵玫瑰,因为她已经无法忍受小女孩的处境,对童年感到羞耻,意欲长大成人:“我迫不及待地要从这弱不禁风的童年里走出,她用鲜艳的唇膏涂我的嘴唇,往我的脸上抹胭脂。这样,我觉得我自己又漂亮又女人,我从孩童里逃了出来。”面对母亲病情突然加重这一起偶然的不幸,小女孩精心策划的成长之梦只能暂停,接受依然停留在童年时刻的现实。“我跑着,身上穿着玫瑰,脸却没来得及戴上少女的面具,把我暴露于众的童年生活遮隐。”这是一个心酸的瞬间,在小女孩最接近幸福的时候,幸福却迟迟不至:“我跑着,跑着,在拉环、彩带与狂欢节的喧闹之间,我茫然无措地奔跑着。其他人的欢乐吓坏了我。”这种突如其来的挫败与旁人的快乐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很显然,有着这样生活经历的李斯佩克朵必然会对庸常的幸福概念产生怀疑,她不禁质问:“命运掷出的骰子有道理可言吗?它太无情了。”通过书写童年的真实经历,作者质疑了幸福的终极性,重申“偶然性”才是一种必然的人生命题。 李斯佩克朵小说集《隐秘的幸福》闵雪飞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部小说集还收入了另外一篇与“玫瑰”相关的小说,这就是《百年宽恕》。在这两篇小说中,“玫瑰”都是成长的象征。小女孩的童年是“蓓蕾”,而盛开的“玫瑰”则代表着成长。在《狂欢节琐记》中,小女孩渴望通过装扮成玫瑰的方式,实现自我变形,生成一朵玫瑰,从而获得个人的成长与认同。在《百年宽恕》,也是通过“玫瑰”,小女孩实现了个人成长与认同,但与《狂欢节琐记》略有不同,整个过程被具体化为小女孩的“偷花”行为,至此进入了李斯佩克朵对“恶”的书写之中。“偷花”属于偷盗行为,无疑是一种“恶”。然而,在李斯佩克朵的笔下,“恶”并不具有道德判断价值,而是促发“自我意识”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与“恶”相联系的是“欲望”。在小女孩这里,“长大成人”的渴望首先表现为对“玫瑰”的觊觎,可以看一下文中的这个场景,女孩发现:“花坛里有一支孤独的玫瑰半开半合,颜色是娇嫩的粉红。我呆住了,艳羡地注视着那朵高傲的玫瑰,她还没有长成女人。就这样,我发自内心地想要这朵玫瑰。我想要,哦!我真的很想要!”女孩急于在自己与玫瑰之间建立联通的关系,从而让自己内化成“玫瑰”,而实现成长:“我想嗅她的香气,直到感受到浓郁馨馥里的黑暗。”之后,女孩下定决心,要去实施“采撷”这种实质上属于“偷窃”的“恶”的行为:“现在我终于站在她面前。我停了片刻,这真危险,因为近在咫尺的她更美丽。我终于折断了花茎,玫瑰刺破了我的手,我吮了吮指头上的血珠。”通过“恶”,女孩终于“拥有”了玫瑰:“我对玫瑰做了什么?我让她成了我的。”通过“偷花”这种特殊的“恶”,她最终实现了成长的欲望。并且,“我不后悔:偷玫瑰和番樱桃的小贼可以得到一百年的宽恕。就像那番樱桃,她宁愿等别人摘下,也不愿贞洁地死于残枝”。 巴西儿童文学作家蒙特罗?洛巴托(1882-1948) 从《百年宽恕》中,可以注意到李斯佩克朵的写作特点,她并不愿意具体地描写成长的完整过程,而是喜欢选取一个关键性时刻,或者说,一个具有神秘性的突发事件,用以凝缩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矛盾。 “偷书”也是李斯佩克朵经常书写的“恶行”。一如“玫瑰”是成长的象征,书籍作为承载知识的物体,象征着“识”。对书籍的占有,某种程度上,是获得“自我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李斯佩克朵的处女作《濒临狂野的心》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