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罗礼开)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设备分公司 罗礼开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基本原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器的特点、制作及应用。以光纤传输技术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有机结合的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发挥二者各自的特长,相互补充,是实现微量生物和化学活性物质定量测定的重要技术之一。此种传感器在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器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a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the characteristic, the manufac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fiber-optic sensor based on SPR. Fiber-optic SPR sensor is the result of combing SPR with fiber-optic technology, coupling with the advantage each other,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ubstance. Such sensor will have wide applied prospect in chemistry, biology,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biomedicine especially.Keyword: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optical fiber;sensor引言传感器是一类能将生物或化学等非物理量转化为易于存储和处理的物理电信号的换能器件,在生命科学、化学、环境科学领域都起这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为光学和电学传感器。光化学传感器中的光纤传感器与电学传感器相比,具有信号不受电磁干扰、不需参比传感器、可以加工成各种尺寸、易于实现远距离遥测等优点,日益受到相关领域尤其是生物医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的青睐。光纤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是将高灵敏度的表面等离子体传感技术与低能量消耗的光纤传输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能够对传感器表面待测介质组成的微小变化作出灵敏的响应,适用于研究传感器表面敏感层中物质与介质溶液的生物及化学反应,进而定量测定介质溶液中的微量生物和化学活性物质。1993年Jorgen son等人提出了两种基于光纤的表面等离子体(SPR)传感装置,使得光纤表面等离子体传感技术得以实际应用。目前该技术在化学、生物、环境及医药等领域已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基本原理存在于金属或半导体表面的自由电子的行为类似于自由电子气,当这些表面自由电子与特定的电磁波相互作用时,将吸收电磁波的能量,从而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线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将发生全内反射。但是,光波的电磁场强度在界面处并不立即减小为零,而是部分地进入到光疏介质中,随入射深度以指数形式衰减,形成所谓的消逝波,消逝波的有效深度一般为100~200nm。因消逝波的存在,光线在界面处的全内反射将产生一个位移。若光疏介质很纯净,在没有吸收和其它消耗的情况下,则消逝波沿光疏介质表面传播约半个波长,再返回光密介质,全内反射强度并不会被衰减。将一层高反射的金属薄膜镀在玻璃或石英支持体上,当光以一定的入射角透过支持体照射到金属薄膜的表面并发生全反射时,由于金属膜的厚度(约50 nm )小于消逝波的深度,在金属与溶液或空气的界面处,消逝波仍起作用, 其在Z轴方向的分量为式中: ω是入射光的角频率; E0是支持体的介电常数; θ是入射光的入射角; c是光速。图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示意图同时,在金属和溶液或空气的界面处,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气将被激发,产生振荡电荷,从而形成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式中:E1是金属膜的介电常数;E2是金属膜表面样品的介电常数;其它项同式(1)。当Ksp和Kev相等时,金属表面的等离子体激元将与消逝波发生耦合,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反射光强度急剧下降,达最小。此时的入射角θsp称共振角。入射光中,只有p偏振光能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此时:在实际测量时,往往利用金属膜表面的样品的折射率来替代其介电常数,以入射光的波长K替代角频率X,且E0和E1为常量,故式(4)可用下式描述。式中:K为入射光波长;n为金属膜表面样品的折射率。而样品的折射率又与样品中待测化学或生物量(m )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合理化建议.docx VIP
- 工程管理导论课件P1038.pptx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三节 机械化战争.ppt
- ppt8 曹一鸣——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学教一体化研究.pdf VIP
-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十三)朝廷五贵.docx VIP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课件.pptx VIP
- 2025年度临港新片区文员招聘4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课堂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个人简历表格空白word.doc VIP
- 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4册 U6习题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