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学校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小学校园欺凌近几年在我国呈多发态势,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破坏和谐校园环境,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本文旨在通过对校园欺凌特点和产生原因的探讨,研究提出科学的校园欺凌应对措施。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校园欺凌 现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86-01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其中不乏一些手段残忍、性质严重的恶性案件。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校园欺凌问题首次进入国家治理视野。   1.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特点   《通知》指出,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特点有:(1)欺凌行为的普遍性,据调查不同地区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2)欺凌行为的隐蔽性,校园欺凌行为因为发生的场所多比较隐蔽,并且多数被欺凌者因为害怕往往选择隐瞒等原因,学校和家长很难察觉。(3)形式的多样性,有身体伤害、勒索、侮辱等直接欺凌,也有孤立、排挤、造谣等间接欺凌。(4)欺凌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欺凌者相比被欺凌者,一般年龄更大、身体更强壮,或者实施欺凌的学生由多人组成,形式实力或者势力上的优势,使被欺凌者心理上惧怕而不敢反抗,形成一种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的不对等局面。[1](5)行为的持续性,欺凌行为被发现制止前欺凌者往往会习惯性的反复实施欺凌行为。(6)场所的不确定性,欺凌行为会出现在学校,也可能出现在校外上学放学的路途上。(7)危害的严重性,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欺凌行为会严重影响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心理健康。   2.校园欺凌的成因   2.1个体因素   (1)身心发展年龄特点,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心理发育处于相对生理发育比较缓慢的不平衡的状态,容易引起心理发展上的各种矛盾,常表现为情感丰富强烈,但遇事容易失衡过激冲动。(2)压力过大,中小学生长期处于学业考试压力和各种特长学习压力之下,极易产生抑郁、恐慌、对抗、仇恨等负面情绪。(3)基本需求的匮乏,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中小学生的一些需求长期被压抑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寻找其它宣泄途径满足内在需求,甚至产生欺凌等行为。   2.2学校因素   (1)重智育不重德育,考试成绩是家长和社会评价学校的主要指标,学校也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一切为成绩让路,而忽略了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2)管理不到位,校园内的欺凌行为多发生在时间和地点上的管理盲区,管理上的缺失提供了欺凌行为发生的土壤。(3)惩戒功能的缺失,校园欺凌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校老师不敢轻易地处分任何一名学生,没有约束也就纵容了欺凌行为的发生。   2.3家庭因素   (1)家庭教育不合理,影响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造成性格扭曲,心理畸形。常见情况有:忽略品德的培养,对于一些不好的行为采取纵容方式;不正确的引导,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教育简单粗暴,多采用呵斥、命令,甚至用暴力的方式。(2)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家庭关系淡漠,父母不和等,都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例如造成孩子性格软弱,或者脾气暴躁有暴力倾向等。(3)特殊家庭,贫困家庭 、单亲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等特殊情况,由于孩子缺少必要的关爱,更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容易导致欺凌或者被欺凌情况的发生。   2.4社会环境因素   (1)不良信息的诱导,过多宣扬错误人生观、价值观的信息,如充斥着暴力甚至宣传暴力美学的文学作品、电脑游戏、电影等,对学生形成错误的引导。(2)社会的过分保护,过分的保护反而会剥夺了中小学生自我成长的锻炼机会,容易导致在欺凌行为面前懦弱逃避,有的时候过分的保护更甚至成为一种纵容,中小学生犯了任何错误都以“还是孩子”为借口得到包容。(3)校园周边环境,虽然国家明文规定学校周围200米半径内不得摆设摊点、从事商业活动,但实际上校园周边环境却仍然比较复杂,许多学生容易聚集且缺乏监管的场所都为校园欺凌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3.校园欺凌的对策   3.1优化教育,构建和谐的成长环境   只有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欺凌行为的产生,科学的教育是主要手段,和谐的学校、家庭教育环境是主要阵地。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注重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改进评价机制,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减少学业压力。再次要进行法制教育,让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对法律心存敬畏,不做违法乱纪之事。第四营造健康校园、家庭氛围,注重文化建设熏陶,构建和谐师生、同学、家庭关系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