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教育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教育研究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积极开展互联网+XX课程的建设。从“互联网+”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互联网+”的“小黑屋”、信息误差、人的地位丧失、知识碎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为“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几点建议:转变教学理念;共享智库资源;避免互联网崇拜;注重教育主体的地位;系统运用碎片化知识。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互联网   一、“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在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的,他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三阶段”,认为“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创业者需要找到自己的‘互联网+’”。2014年4月,腾讯总裁马化腾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第一次公开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他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趋势,“+”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接着,在2015年的“两会”上,马化腾在人大提案中明确提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进行了迄今为止最权威的解释,指出“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恩格斯曾经强调,在历史的创造过程中,“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力量的冲击下,也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   1、“互联网+”的“小黑屋”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广泛地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在“手指头代替你走路”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网站、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获取和传播信息。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具有来源广、种类多、信息杂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和内容、形式等越来越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如何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构成的“小黑屋”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挖掘有效资源和信息,寻求信息价值“正能量”的最大化,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2、信息误差   “互联网+”时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发达,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获得有效的信息和数据,解释或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教育主体在获取或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信息误差”。从客观上来看,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传播速度上比以往快了很多,但有些信息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隐私保护,它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往往比实际存在晚一些。因此,在某些智库任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抢先一步获得相关信息,而其他教育主体则可能晚一步。那么智库间的信息交流则有可能存在“障碍”和“信息误差”。从主观上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本身存在着的“信息富民”和“信息贫民”的差距,他们之间存在数字鸿沟,这就使得教育者之间、被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在信息交流的时候不在同一“平行线”上,存在信息误差。   3、人的地位丧失   “互联网+”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发生动摇。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教师不再是他们接受新思想的唯一来源,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心中也不再是权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上来看,学生可以跨过教师主体,通过互联网技术接受新的思想、新知识。西奥多?罗斯扎克就曾“温馨提示”:“尽管人们并不了解对于他们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信息,却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周围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成为信仰时代的‘真十字架’:救世主的标志了。”[2]   4、知识碎片化   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和知识,而这些知识通常都是以“7秒记忆”的片段式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好像是被撕碎的知识,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碎片化知识”。碎片化知识主要以视频、文字、图片等趣味性的形式展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碎片化知识给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但是,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只给予人们“7秒记忆”,这也意味着网络平台只是短暂地吸引了人们关注某个话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