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们夫戴康生态.docVIP

忆我们夫戴康生态.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忆我们夫戴康生态

忆我们丈夫戴康生态   我最亲的人我的丈夫戴康生经一年多病痛的折磨于今年4月9日早晨平静地离我而去。面对着空荡的屋子,从未有过的悲凉孤独感油然而生。我再也听不到他充满幽默的玩笑及对我“哕哩哕嗦”的叮嘱,再也尝不到他每天为全家做的可口饭菜,再也无人能随时陪我外出游玩,再也无法看到他为我修改文章,再也无人为我出差或出国去精心准备有关人员的通讯录……他在的时候,这一切对我来说似乎都极为平常,等他离去才真正体会到我失去他意味着什么。在我们近36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始终像大哥似的处处呵护我,关心我,养成我除工作外,对其他问题都不上心的习惯。他常常感叹:“你什么脑子都不动,等我将来死了,看你怎么办!”如今无人再会像他那样对我喋喋不休,而我反倒深感惆怅,无所适从,除了无穷的空虚外,很难再找到其它感受了。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去年3月,他因急剧消瘦,浑身乏力怀疑患糖尿病而去医院检查,最后竟确诊为小细胞肺癌(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而且已经伴随肺内及淋巴多处转移,无法动手术了。当我听到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眼泪止不住地哗哗流。当时,他也很难受,沉痛地对我说,“事到如今,生死对我都无所谓,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为了你,我一定要活下去!”从那时起,他戒绝了伴随他40多年的吸烟习惯,告别了晚睡晚起不爱活动的生活方式,一改为早睡早起,注意锻炼,即使住院期间,也天天坚持。在进行门诊放化疗期间,我们每天都到公园做数小时的郭林功(许多癌症病人做的一种行功)。在家人、同事及诸亲朋好友的支持鼓励下,他满怀信心,充满乐观地坚信奇迹必定会在他身上出现,他定能战胜癌症。靠着这种坚定的信念,他以惊人的毅力闯过了接连8个疗程的化疗和2个大疗程的放疗。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至生命的结束。弥留之际,他混身浮肿,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时,也仍然相信定能闯过这一关,由此默默忍受着巨大的病痛,特别是令他窒息的憋气,积极配合医生作各种治疗,包括每天抽取近千毫升的胸水,服用各类极为难吃的中药和西药。经过26天的顽强拚搏(从3月14日进医院抢救室至4月9日去世),最终他没有能敌过万恶的小细胞肺癌,在受尽肉体折磨后,被死神带走了。虽然他的肉体走了,但他这种对待疾病的态度和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康生走了,临走前,我听到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太累了,我要睡觉”。确实,他这些年来实在是太累,需要休息了。他不仅工作累,而且家务也累。   自80年代中他在宗教所担任领导职务以来,家里就没有消停过,总是客人络绎不绝,电话铃声不断。而他又是个特别热心,特别细心的人,凡是要他办的事或他认为必须办的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一律认真对待。从筹划主持课题及所内外各类会议到起草或修改有关文件,从解决住房、职称、调工资等事到调解夫妻吵架,处理一些同事本人或家中的突发事件等等,他都本着与人为善,尽心尽力地去做。他常说,“像我这样的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当所里的领导也纯属机遇,哪能与老任(继愈)、老郭(朋)、老孔(繁)等人相比。群众既然信任我,我只有尽力为大家服务才是”。正因为他能较为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与同事关系融洽。不少同事有什么事情都愿找他帮忙,找他商量。一些同事对我说,“我们从不把老戴当领导,而是当朋友。”我想这话是对他最好的嘉奖。每次参加所内外的有关会议,他都认真思考,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最近统战部一位同志打电话给我,说:“老戴经常给部里提出很好的意见,部里很感谢他”。在他的倡议下,宗教所坚持办起了反映本所情况的简报――《世界宗教研究所情况反映》。该简报在他任上都由他亲自过目,仔细修改。有时我嫌他改得过于认真,他便开玩笑地对我说,他最适合当编辑,因为他最会挑文章的毛病。这一点也同样反映在搞业务上。在他担任主编的几本书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外,在统稿修改别人文章时,他都逐字校正,不行之处,干脆推倒全部改写,往往改别人一篇文章比他自己写还费时费力,而在计算稿酬时,他则全部归于别人名下。为了能保证所内工作及业务都不受影响,开夜车成了他家常便饭。由于我有早起的习惯,平时晚上11点前就睡了,而他几点睡我则常常搞不清楚,因为他睡时我早就睡沉了。为减轻所里负担,他除了实在必要,很少让所里为他出车,有时虽也觉得累,但始终坚持上下班骑自行车。在他病后也是如此,能自己打的就打的,实在不行再请所里帮忙。   除了工作以外,他还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平时,由于我每天早晨不到7点离家上班,一直到晚上7点半才回家,因此日常买菜做饭的事全由他承担。为了保证全家的健康,他十分注意让大家吃好,为此,几乎隔几天就要去菜市场,用自行车扛几大包菜回来,赶上没有电梯还要自己扛上来。每次进家门都累得气喘吁吁。除了日常做饭,他还有照顾老人(他老父亲)的繁重任务。自70年代中我们从干校回来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